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社区志愿参与 私人订制“疗法” 上海禁毒有道——~~~
社区志愿参与 私人订制“疗法” 上海禁毒有道——~~~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志愿参与 私人订制“疗法” 上海禁毒有道——
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
宋宁华
■戒毒人员做健康操修养身心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宋宁华

  近日,“70后”的晓荷(化名)考出了全国社工师资格证书。看似普通的证书对于晓荷却弥足珍贵,意味着她将告别过去,迎来全新的生活。作为一名昔日的“瘾君子”,为了彻底摆脱“白魔”,她走过了10多年的戒毒路,并成为吸毒者转型为禁毒社工的全国“第一人”。

  晓荷的经历是上海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开展社区禁毒的一个缩影。明天,全国重点城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座谈会将在上海召开。早在2003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探索禁毒工作走社会化、专业化道路,通过发挥各种社会力量,“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全面深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活动沙龙

  助人戒毒润物无声

  随着西藏钟碗的敲击声,围桌而坐的沙龙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冥想正念练习,以排除所有杂念,关注当下的自己。冥想过后,大家分享练习的感受。组员小霞(化名)说:“自己一直是个停不下来的人,从来没有那么安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这种感觉很好。”组员小婕(化名)说:“感觉很舒服,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不再浮躁。”

  之后,茶艺心理干预戒毒康复老师,一边和大家分享茶艺知识,一边泡茶品尝六安瓜片、蒙顶黄芽、信阳毛尖、太湖翠竹、西湖龙井等,并根据杜甫《曲江二首》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制作了“蝶舞翠竹”调饮茶。在茶香和琴声中,禁毒社工和组员在轻松的氛围中一起分享、交流最近的思想。

  这不是什么茶馆聚会,而是静安区“手拉手,心连心”女子戒毒沙龙的活动。这家“全国第一家女子戒毒沙龙”是以彭浦镇辖区内女性药物滥用人员为主体,禁毒社工、妇联干部、禁毒志愿者以及部分沙龙成员家属参与,寓学习于交流、互动之中的自助、成长型戒毒小组。小组通过各种“亲情的回归”、“责任的苏醒”等主题活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成了戒毒成员安全而温馨的港湾。

  据悉,早在2003年,上海就率先探索禁毒工作走社会化、专业化道路,成立了大陆首家专业从事禁毒社会工作的民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由市禁毒办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其专门开展针对社区药物滥用人员的服务,以及协助政府职能部门落实有关管理等工作。通过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全面深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如今,上海市已经基本实现禁毒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共有1094名社工活跃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第一线,他们平均年龄34岁,本科学历以上占72%,具有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质的占77%。还形成了浦东新区的“中致社”、奉贤区的“思齐社”、松江区的“茸平社”和长宁区的“禁毒妈妈工作室”等一批社会组织。

  多方参与

  禁毒不能孤军作战

  “本世纪初,上海成为从毒品过境转变成以毒品消费为主的地区,禁毒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些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上海市禁毒办有关负责人回忆,“当时的禁毒形势呈现四大态势:一是吸毒人数连续呈现大幅增长;二是吸毒引发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三是专门力量不足,政策缺乏统筹;四是传统工作理念难以适应现实需求。”

  资料显示,1999年至2002年3年间,上海市在册吸毒人数增幅达94.7%;而市禁毒办干部仅有两名,区县禁毒办人员仅有37名,而且还是兼职的。

  只靠政府部门“孤军作战”,显然已经力不从心。2003年初,上海市一改原来“重打击收戒、轻管理服务”的禁毒工作理念,提出“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全新工作理念,由此开启了今后13年的禁毒工作社会化、专业化之路。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现有吸毒人员84778人(含来沪人员28719人),累计戒断3年未复吸43850人;社会面吸毒人员在岗就业29405人、就业率为65.5%,不少昔日的“瘾君子”重归正途。

  三支力量

  社区禁毒星火燎原

  近日,金海(化名)站在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领奖台上,感慨良多。原来,他曾是奉贤区金汇镇的一名社区戒毒人员,去年冬天的一个寒夜,当听到有人喊抓小偷,他毫不犹豫地追了过去,小偷被追得跳进了河中,而金海也毫不犹豫地紧跟着跳进了冰冻刺骨的河水里……

  “是社区戒毒帮我找回了生活的信心,镇里的禁毒干部、戒毒民警,还有禁毒社工,他们给我找工作,帮我劝回了与我断绝关系的母亲和妻子。”金海说。

  打开金海心结的是为他量身定制的“钥匙”。从2012年起,上海就在全市推行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评估和综合干预工作。根据社会面吸毒人员的现实状态分为A、B、C三类,对于三类人员根据风险等级开展分类管控,并且每3到6个月开展一次动态评估,遇突发事件及时评估。

  根据评估,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禁毒部门会同公安、司法、卫生、民政、人保等部门,分别给予这三类吸毒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行为矫正、法律援助、身体康复、药物治疗、思想教育、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干预措施。

  同时,通过培育“三支力量”,即专业的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推动禁毒工作的社会化、广覆盖的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社区禁毒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如今,本市核心禁毒志愿者达近万人。

  在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全市30余万平安志愿者同时也是禁毒志愿者,在社区禁毒宣传教育、重点人员动态掌控、重大节点安全守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无数吸毒者找到了“回家”的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职教之源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B06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
晓荷的10年戒毒之路
新民晚报要闻A04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 2016-11-16 2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