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低调未必是腔调
潘高峰
  潘高峰

  上周,一则关于机动车上牌选号新政的传言在朋友圈里刷屏——11月底上海各车管所上牌取消六选一,采取二十选一,取消现场自编号,增加放开互联网选号的便利度。交警部门很快证实了这一消息,并透露新政将于本月25日实施。

  谁知第二天,记者探访车管所时惊讶发现,新政已悄然上线。而且为了配合新政实施,交管部门在选号系统中新增了5万个牌号。当天去选号的市民可谓撞了大彩,幸运地选到带有“888”“918”等吉利数字的号牌。

  说好25日,为何又悄然开始?交管部门的解释是先在车管所二分所和三分所试点,25日全面实行。很明显,这种说法和做法仍然欠妥。正如一些市民所言,事关公众利益,为何不公开披露以示公正?惠及民生的好事,为啥“羞答答”欲说还休?这其中有无猫腻?造成的遗憾谁来弥补?

  市民的担忧与恼火并非空穴来风。虽不提倡,但车牌吉利号作为一种既成事实的稀缺资源,难免与各种利益挂钩。昨天有媒体报道,已有黄牛利用新政未正式公布就试行的漏洞钻起了空子,忽悠前来上牌的市民。“我里面有熟人,有关系,直接给你20个号码选。”“绝对没问题,只要肯多出钱,500元选一次。”黄牛固然可恶,公共政策藏着掖着,无疑也难辞其咎。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依照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公开与社会成员利益相关的信息,允许社会成员通过查询、阅览、复制、摘录、下载等方式予以充分利用。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应当主动公开。即使是“试点”,也应让公众和相关人群知晓。在实际操作中,目前绝大多数试点政策,都会提前公布试点范围、时间和内容。只有公开,才能让人有选择是否参与试点的权利。

  都说低调才是腔调,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实施,都应高调,都要以公开透明为前提。涉及公共利益,低调不但不是腔调,有时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新民楼市/楼市资讯
   第B04版: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06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大网购专版
   第B0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全国控烟条例落地还看执行力
低调未必是腔调
谁帮快递小哥踩下刹车
束手无策?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低调未必是腔调 2016-11-24 2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