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中华艺术宫举办“我心中的创世英雄——少儿艺术创作作品征稿”比赛,欢迎全市小朋友参与,不限绘画种类,画一画小朋友心目中的中国神话英雄。截至2016年11月底,共征稿320件,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蜡笔、动漫、剪纸画、电脑绘制等多个美术门类。
昨天下午,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出炉。《神农尝百草》(牛兆勋绘,市西小学)和《貔貅》(姚嘉浩绘,董家渡路二小)摘得一等奖。中华艺术宫将择取获奖作品以及其余入围的优秀作品共计180件,于近期为孩子们举办画展。完整获奖名单将在中华艺术宫公共微信号上公布。主办方会联络获奖的小画家们,通知颁奖和布展事宜。
记者发现,在“洋漫画”风行的今天,本次获奖作品中,仿照日漫韩漫美漫风格的作品却比较少。中华艺术宫教育部主管朱刚表示,征稿作品不限画种,作为《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项目》的子活动,以寻根、溯源为缘起,从中华文明的源头着手梳理,以中国“开天辟地”神话故事为脉络主线,采集、整理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人物形象。评审结果体现这种导向,孩子们有童真有原创,把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文化能量加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一些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参与。他们创作了“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表达方式大胆生动。评委深受感动,特别关注了这批作品。有评委点评:活动为这些小朋友提供了一个窗口,孩子们去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用自己的情感表现对历史英雄的敬佩。一方面体现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辛苦付出。
上海美协顾问、艺术评论家朱国荣说,他参加过多次儿童画评选,这一次稿件的质量让他吃惊。他说,大部分儿童画都是以身边事为题,很少有主题创作的。而这次,可以说六成的征稿都是优秀的。评委会好中选优,对主办方而言,是一次意外收获。
“作品能够获奖,在中华艺术宫里对公众展览,对孩子们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音说。
(相关报道见A17版·文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