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接听了一个自称是警官的电话,说有人盗用了老人的身份证号在异地银行开户。为避免损失,要老人迅速将银行存折转存到“公安局安全账户”中,还热心提供了公安局的电话。老人试拨电话,果然是公安局,果然有“安全账户”,于是未与家人商量,急忙到银行转存,连柜员说这是骗局也不信。直到家人赶到银行苦苦劝阻,警方出面果断制止,才避免了20万元的损失。
如果说这是骗子精心设置了圈套,倒不如说是抓住了老人的软肋——一是“真伪不能辨”,一是“迷途不知返”。近年来,电讯诈骗往往用“伪装”、“哄骗”、“热心”、“恫吓”、“设立安全账户”来行骗,甚至用一种软件“任意显”将公安局的电话移花接木到其座机上。而我们有些老人平日只是吃喝睡,买汏烧,又极少与外界接触,十分孤陋寡闻。一旦遇骗,哪有火眼金睛去辨其真伪?结果只能上当后捶胸顿足叫苦不迭。
最可气的是还“迷途不知返”,这缘自老人的“逆反心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生有两个“逆反”期。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这个时期的老人专断独行,不听劝,不认错,“倔”得很。即使受了骗,也强词夺理为己辩护,否则,“我的老脸往哪儿搁?”岂不知正是这种心理迎合了骗子的需要。上述案例中,若不是众人竭力阻止,那20万元极有可能落入骗子之手。
对付电讯诈骗,有一绝招:当对方第一秒钟提起“钱”字,你在第二秒立即挂断。如此秒杀对方,包你毫发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