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明事理,夕阳更耀眼
——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
李敏
  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四下午,是黄浦区图书馆文学沙龙的活动日。沙龙的成员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读原著,写书评,增心智。文学沙龙被人们誉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前进路上的加油站”。

  2006年5月,著名作家赵丽宏、著名播音员陈醇应邀来黄浦区图书馆办了一场文学讲座,内容紧随时代,贴近生活,引起强烈反响。文学爱好者纷纷要求图书馆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由此文学沙龙应运而生。开始参加者只有数十人,而今已发展到150余人,85%是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读书与开展书评是文学沙龙的一项重要内容。沙龙每年都要列出一批好书、质量高的书,供成员们选读。

  年已7旬的陈志超读了黄准写的自传《向前进,向前进》后颇为感慨,写下了一千多字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书评,后此文被《人民日报》所采用。陈志超在文章中说:黄准年已九旬,患有多种疾病,仍不倦地付出。她生命不息,作曲不止,年年有一批音乐作品问世。她这种坚韧不拔精神是多么可贵啊。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新的长征,时代是多么需要这种精神啊!

  年已花甲的马小华,家住闵行,90高龄母亲在世时,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她在安顿好母亲后,仍一次不拉地来参加活动。她原来写作水平不高,通过沙龙学习和练笔头,而今有了显著提高,写书评和各类文章30多篇,还自费出版了书籍《舀一勺记忆慢慢品》。

  年近6旬的章苏原来有私心,自顾自,通过学习与交流,为公服务的意识加强。他在所在社区开展敬老爱老宣讲活动,主动关心慰问老年人,为小区做好事办实事,受到人们的赞扬。

  沙龙负责人李桃根曾在一家媒体工作过20多年,知识根基扎实。他主动把自己读书与写作经验传授给大家,使大家受到启迪与教益,被沙龙成员誉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胡秋钧在文学沙龙活动中,通过读书明事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摆正了个人与集体关系,连续六年参加平安志愿者活动,不叫苦不喊累。

  文学沙龙成立10年来,已开展活动150余次,在内部刊物《城市之光》上发表沙龙成员习作2500篇,在省市一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300多篇。   李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读书明事理,夕阳更耀眼
建老年公寓,解决『夹心层』老人养老
■ 红叶晚晴
老年中外文化教育活动
假“中奖”别上当
让旧杂志再生价值
新民银发社区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C04读书明事理,夕阳更耀眼 2017-01-08 2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