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著名作家赵丽宏、著名播音员陈醇应邀来黄浦区图书馆办了一场文学讲座,内容紧随时代,贴近生活,引起强烈反响。文学爱好者纷纷要求图书馆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由此文学沙龙应运而生。开始参加者只有数十人,而今已发展到150余人,85%是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读书与开展书评是文学沙龙的一项重要内容。沙龙每年都要列出一批好书、质量高的书,供成员们选读。
年已7旬的陈志超读了黄准写的自传《向前进,向前进》后颇为感慨,写下了一千多字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书评,后此文被《人民日报》所采用。陈志超在文章中说:黄准年已九旬,患有多种疾病,仍不倦地付出。她生命不息,作曲不止,年年有一批音乐作品问世。她这种坚韧不拔精神是多么可贵啊。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新的长征,时代是多么需要这种精神啊!
年已花甲的马小华,家住闵行,90高龄母亲在世时,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她在安顿好母亲后,仍一次不拉地来参加活动。她原来写作水平不高,通过沙龙学习和练笔头,而今有了显著提高,写书评和各类文章30多篇,还自费出版了书籍《舀一勺记忆慢慢品》。
年近6旬的章苏原来有私心,自顾自,通过学习与交流,为公服务的意识加强。他在所在社区开展敬老爱老宣讲活动,主动关心慰问老年人,为小区做好事办实事,受到人们的赞扬。
沙龙负责人李桃根曾在一家媒体工作过20多年,知识根基扎实。他主动把自己读书与写作经验传授给大家,使大家受到启迪与教益,被沙龙成员誉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胡秋钧在文学沙龙活动中,通过读书明事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摆正了个人与集体关系,连续六年参加平安志愿者活动,不叫苦不喊累。
文学沙龙成立10年来,已开展活动150余次,在内部刊物《城市之光》上发表沙龙成员习作2500篇,在省市一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300多篇。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