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
每人凑一块钱,偷偷地去几里外的老俵村子打壶米酒,买几个鸡蛋,有人悄悄弄来点花生米。(注1)明天,一个伙伴就要离开挡头山不再回来。(注2)归期何期的愁云开始在其余人心中弥漫。乙未冬夜忆四十年前宴别伙伴返城情景刻此。慰祖。
注1:当时兵团生活不准私开小灶,故土屋聚餐每如秘密接头。
注2:1973年,中央下发21、30号文件,对特殊困难的知青准予返城。畜牧班一位因在农场曾遭雷击,率先以“因病退回原下放城市”名目离开,其后循此路径回城者络绎不绝。
印印泥
一早,走十几里路到县城取回一缸新印泥,包裹上依然是熟悉的笔迹。回来的脚步更急。家里的旧印泥带到土屋又用了两年觉得印花不神气。可要换得花几块钱等于添件新衣服,这念想就存在心里很久。那时母亲忙了家务又上班,去书画社买了印泥缝个布包再上邮局,全靠双脚来回跑一天。几十年来书桌上的印泥换了多少次,母亲不知道当年那个瓷缸在儿子心里分量有多重。庚寅大暑慰祖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