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巴黎恐袭案主要嫌疑人萨拉赫·阿布德斯拉姆在逃亡期间曾被法国警察放走三次;2016年9月4日,游客如织的巴黎圣母院附近停了一辆装有多个煤气、柴油罐的可疑车辆。但接到报案4小时后,警察才姗姗来迟。讽刺的是,停车点就在警察总局不远处。《欧洲时报》称,“警察无能”这一话题在法国媒体上时常出现。
然而,殴打参与反劳工法游行的高中生、三名警察一起压在被拘留的黑人青年身上致人身亡……“无能”警察粗暴执法的形象也格外“深入人心”。尤其当面对不同出身、肤色或宗教人士,法国警察更是时常因涉嫌以貌取人、身体暴力、辱骂、恐吓等而被投诉。
面对来自民间的质疑,法国警方表示很冤,一线警察更是觉得自己成了“背锅侠”。自2015年的巴黎恐袭、法国进入紧急状态后,反新劳工法示威、欧洲杯、加来难民营问题令本就面临巨大反恐压力的法国警方一直肩负安保重任。而一些法国人又将对政府和社会不满情绪发泄到警察身上,仇警情绪令暴力袭警的情况屡屡发生。数据显示,2016年法国警察执行任务期间受伤、殉职人数大幅上升。为此,法国警察工会曾呼吁警察怠工,并在警察局前静默示威,以抗议警察工作变得愈发危险。 (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