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热线办调研时,再次派单给市水务局协调解决;
今年,“三无居家船”被列为中小河道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
然而,7个多月过去了,新槎浦河上的三无船只依旧“岿然不动”。老问题为何督而不动,相关部门为何督而不办?今天上午,本报记者随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督办组再次来到新槎浦河畔。
水上城中村依旧乱
今天上午,记者跟随12345市民服务热线督办组来到南大路1号桥。站在桥上往北眺望,新槎浦河尽收眼底。河西岸,十余艘小船摩肩接踵,并排停泊。近处有条船上,不时探出一两个身影,见到有人在桥上观察,他们随即返回了船内。
记者稍加观察后发现,周边并无通路。只得从南大路1号桥一旁空隙处爬下桥,来到岸边。近距离观察可见,船体上用砖块搭出一间间“平房”,彩钢板结构的顶棚,门口还拴着几条看门狗。从虚掩的门往里望去,床、空调、电视机……一户人家的基本生活条件一应俱全。船体旁的新槎浦河内,堆积着各类生活垃圾,船上的废水排入河道,黑臭不堪。与本报去年报道时几无二致,“水上城中村”不仅毫无改观,反而越搭越多。
督办7月毫无动静
新槎浦河西岸20米左右属于普陀区管辖范围,东岸则属于宝山区管辖。经排摸,宝山7条,普陀区有50余条。
去年8月10日,12345督办组负责人曾给普陀和宝山两区定下过时间表:2个月内必须协调解决问题,清退所有船只。
在随后召开的现场督办会上,桃浦镇政府首先表示,新槎浦河为桃浦镇一条非通航的主要河道,有防汛功能。船上私拉水管和电线,饲养鸡鸭,初步估计有200人左右。由于处于普陀和宝山两区交界处,存管辖盲点。据前期摸底,属于普陀区管辖的船体约50余条。面对市12345督办组负责人的现场询问,普陀区至今仍拿不出相关具体的整治时间表。今年年底,全市主要河道都要达成全面消除黑臭的整治目标,届时,新槎浦河上的50余条三无船只能否完成整治,尚未可知。
宝山区水务局水资源科科长表示,宝山区内存7条三无船只,大场镇已拟定并落实相关方案,以执法为主,全面整治三无船只。后续将一同与普陀区协调解决。
水务部门牵头整治
新槎浦河为市管河道,一、二级河长分别为区镇领导。
市水务局执法总队表示,经梳理后发现新槎浦河内三无船只共有59条。今年二月,总队已向各船发放了“三无”居家船劝离告知书,告知船舶人员需停止一切在船上的违法居住等行为,离开并将居家船舶委托拆解处理。
市水务局表示,将由局热线办牵头,督促两区水务部门和相关街镇共同整治。
市12345督办组负责人在现场表示,在现场看到,三无船只成块连片,可谓触目惊心。今年,中小河道整治为本市重点工作,必须明确时间节点,普陀和宝山两区联合行动,共同执法,尽快整治三无船只。
本报记者 徐驰
相关
链接
三无居家船
“三无船只”是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有效渔业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捕捞许可证,简称无“三证”)、无船籍港的渔业船舶。三无居家船则特指有人在三无船只上搭建违法建筑,作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