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话题想要围绕“儿童保险”展开,不过,最近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慧择网发布《母亲节保险大数据》,结果显示妈妈们的保险意识已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原本孩子一出生,就为宝宝买保险的现象,已经逐步被“妈妈自己更需要保障”“父母好孩子才能好”的观点所逐步取代,实在是很大的进步。
调查显示,在为小孩买保险的同时,超过65%的母亲选择为自己投保,其次才是丈夫和父母。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很多时候共同承担着风险,能做“超级英雄”的母亲们不再遵照“奉献至上”的常理,而是更加理性消费,首先为自己提供风险保障。依据大数据结果,妈妈们在为孩子购买保险的偏好上,除了旅游险的消费,其次排名占比靠前的为意外医疗、重疾和住院医疗保险。
不仅如此,越早生娃妈妈的风险意识,竟然要高于晚育妈妈,这也着实让人吃惊。根据国家《2015年人口普查报告》,中国女性初次生育平均年龄以28岁为界划分为“早育”和“晚育”两类人群。数据显示,早育妈妈整体保险概念和意识明显高于晚育的母亲投保人,尤其是在“孩子”和“自己”身上:早育妈妈为孩子购买保险约2.2单,高于晚育妈妈的平均值1.8单;而早育妈妈为自己购买保险约5.5单,明显高于晚育妈妈的平均值3.8单。
真想给这些年轻妈妈点赞!事实上,只有父母“好”,有了保障,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有了保险意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会不会买到适合的产品。先来看妈妈们。我们不妨从“拒保”的角度考虑,哪些情况下容易被“拒保”,其实就是最需要保障的。
有关数据显示,26~45岁的妈妈要警惕乳腺和甲状腺问题高发,由于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参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孕期筛查很重要。而46岁以上的妈妈要注意“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脂肪肝异常”等患病比率,会随着年龄增长快速上升。60岁以后的妈妈们则身体机能下降明显,生病概率攀升,除了要警惕宫颈、乳腺、卵巢癌变等女性重疾病变外,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也是较为频发的轻症疾病,但此时能够承保年迈妈妈的保险产品已经比较少了。
因此,对妈妈们来说,健康险产品是首选。包括重疾险、住院医疗保险等都可以考虑。在重疾险中,又要关注“高发疾病”是否涵盖,或是有针对性地选择女性重疾险。有了这份保障,你就有机会转嫁高额医疗费用开支,为家里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也就相当于给孩子多储备一笔成长基金了。建议尽早投保健康险,好处在于,不会因为已经出现的身体状况遭到拒保,保费也会相对低廉一些。
爸爸们的保障,也首推重疾险。工作压力大容易给健康亮黄灯,而对大部分家庭来说,爸爸可是家里经济的顶梁柱,因此在重疾险之外,还可以考虑寿险产品。提醒一句,投保的保额最好适当高一些,比如以爸爸年收入为基础,考虑未来5-10年的经济状况。从保费成本考虑,定期寿险会便宜不少。马里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