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路中运量公交途经58个交叉口、25个站点,站点和路口间距小、密度大,车辆行驶干扰多,全程行驶时间能在60分钟左右、平均车速达到17公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交智能化和信号优先系统的应用。
记者从承担中运量公交智能化和信号优先系统研发的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系统采用在路口延长绿灯、绿灯提前或在信号灯周期中插入绿灯等方式,在不对社会交通产生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利用主动优先与协调优先相结合的策略,实现中运量车辆路口优先通行,同时也兼顾其他方向车辆的通行需求。
据介绍,所谓主动优先就是通过公交车上的电子标签和地面下的感应设备联动,当公交车在距离路口100米左右,系统就能对公交车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识别,采取延长绿灯、绿灯提前或插入绿灯等方式,让公交车优先通过;协调优先则是将公交车的通行需求嵌入到原有的信号灯控制系统中,在统筹兼顾社会车辆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公交车在两个站点间交叉口的停车次数。
延安路中运量开通之初,由于驾驶员对车辆、路线尚不够熟悉,按照理论参数设计的信号优先方案与车辆实际运行情况的匹配程度不高,导致运营数据不够理想。对此,设计人员通过每天积累的大量运营数据对中运量公交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微调,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停车次数,车速逐步提高。目前上行车速每小时可达17.7公里,下行也达到了每小时16.8公里,运营状况已进入稳定期。
据了解,延安路中运量公交智能化和信号优先系统,还包括运营监控系统,全线所有的站台、专用道、交叉路口及车辆上均安装了高清摄像头,以及客流采集器、道路交通检测器等设备,并通过网络可以将画面和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指挥中心,便于实时监督与高效管理。同时,该系统还能看到中运量公交沿线各地铁车站的客流变化情况,以便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中运量公交的发车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