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恒的艺术光芒
王磊卿
  王磊卿

  一年一度的影视双节又来临了,对于广大的影迷来说,这是一个明星荟萃,佳片云集的视觉饕餮盛宴,但对于我这个曾经多年执导电影电视节开闭幕式的导演来说,确是五味杂陈,喜忧交织……

  影视双节最耀眼的无疑是开幕式的红地毯仪式,每年都有两三百位明星影人和数十个剧组走上这个亚洲第一红毯。星光虽然璀璨,但每年红地毯现场直播的时间却是只有不到90分钟。根据测算,留给每个明星出镜亮相的时间只有大约20秒,国际巨星的采访也就1分钟左右。在每个明星如此短暂的出镜时间里,最考验导演组的就是,是否能够准确敏锐地抓住每个人面对镁光灯和万众欢呼时最光彩夺目的那个瞬间。为了不留镜头遗憾,导演组和摄像师事先都要在百米红毯上反复模拟,甚至根据明星的身型,进行步幅速度的测算研究。为保证节目不超时,直播的计时甚至精算到了几秒几帧。尽管事先多次演练,但是到了直播当天还是有可能会出现意外。

  记得有一次某位女国际巨星,面对众多媒体镜头,pose瘾发作,以蜗牛移步之势,长时间“霸毯”不动,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后面没走上红毯的明星在休息区已经开始积压,情急之下,急忙指挥红毯上的礼仪先生上前礼貌提示,女巨星这才恍然醒悟自己已超时,不好意思地挽着帅哥而下……当然红毯上最惊险的莫过于个别爱摆谱的明星,有意磨蹭时间晚出发,想抢压轴亮相。对于这些严重打乱直播计划的行为,导演组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有好几次,我操起联系电话,义正严辞地告知惹事明星的经纪人:“我不管你的名气有多大,你再不到,就彻底把你从直播里拉掉,这次你就算彻底白来”。这招破釜沉舟,情急之下还屡次奏效,直播总算是有惊无险,安全度过……

  说到我最难忘、执导也最艰苦的那台直播,无疑要算2005年举办的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闭幕颁奖礼。这一年恰逢中国电影百年诞辰,如何在闭幕式晚会的开场节目中体现这个大主题,却让我陷入了一个创意困局。原先策划的方案,从歌舞、朗诵、影像短片等等都被领导一一否定了,理由是分量不够。从当导演开始,我还第一次受到那么大的挫伤,一度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

  灰头土脸之际,偶然翻到了一篇讲述中国电影百年的文章,世纪影人汤晓丹的经历震撼了我。1910年出生的他,一生所拍摄的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廖仲恺》等都是各个时期中国电影的扛鼎之作,他的百年人生路不正对应着这坎坷而辉煌的百年电影之途吗?于是有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开场创意——没有大歌舞的浮华热闹,没有大型咏诵的正襟危坐,在深情的音乐声中,两位中国影坛中生代的杰出代表陈冲、濮存昕推着轮椅,将96岁高龄的著名导演汤晓丹从舞台深处送到舞台中央,满头白发已经非常孱弱的老人,几乎用尽他的全部力气,向全场挥了挥手,满含感情地道了一句“我依然爱着电影”。

  在场全体影人自发地集体起立,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这位世纪老人致敬,向中国电影百年的光辉历程致敬!以前我们常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看到过别国影人集体起立致敬的一幕,今天这一动人画面也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颁奖礼上。第二天,《新民晚报》等上海主要报刊的头版都以大幅彩照刊登了这个具有崇高仪式感的温暖瞬间。

  影视双节会一届届举办下去,在这个交汇全世界最新创意文化的视觉舞台,明星的熠熠固不可少,但艺术的光芒却是永恒!热爱艺术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你的内心早已点亮了执着的理想之火! 

  十日谈

  影视盛宴

  李冰冰和上海电影节的缘分,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砥砺奋进的五年
   第A05版:砥砺奋进的五年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今夜燕归来
想念母亲
太行之六(油画)
有趣
原来是以书为媒
永恒的艺术光芒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永恒的艺术光芒 2017-06-19 2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