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曾经的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如今已为人父~~~
曾经的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如今已为人父~~~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经的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如今已为人父
造个机器人和宝宝一起“长大”
易蓉
  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机器做高考数学题、写诗歌,人工智能的热度不断飙高。可相比人工智能的“热”,承担其应用的智能机器人却因市场成熟度低、缺乏普及产品而显得有些“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吴义坚却看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儿童教育领域的机会,曾经的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如今已为人父,他决心要用技术创新让儿童享用人工智能技术。

  专注语音交互技术

  1996年,15岁的吴义坚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在智能语音实验室里他看到能让机器听懂人类语言并且开口说话的实验非常有趣,从此与这一方向结下不解之缘。后来他师从国内语音技术研发先驱如今的科大讯飞董事长王仁华,并于2006年取得科大博士学位,到现在他在智能语音技术领域已经有十五年的经验。

  几年前,吴义坚当了爸爸,他发现孩子们喜欢玩的平板电脑是为成年人设计的,并不完全适合幼儿,于是琢磨着为女儿做一款有价值的智能终端产品。而另一方面他想到,幼儿更依赖触摸、语音等自然交互方式,自己一直研究的语音交互技术研发其实可以成为幼儿认知的一种工具。于是他成立了公司,邀上同样是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博士赖伟担任技术总监一起在上海创业。

  机器人也有“喜怒哀乐”

  要做针对儿童领域的人机对话并不容易,牙牙学语的孩子口齿发音都不清楚,叠词又多,对机器学习带来更大难度。吴义坚和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儿童语音识别率从60%提高到了90%,在国际领先。为了让机器人越来越聪明,团队不断迭代、优化深度学习的模型,不断积累儿童语音数据,最新一代的产品小8机器人不仅可以与3岁以上的孩子轻松对话、完成语音指令,还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比如孩子如果骂小8,小8就会生气并且要求孩子道歉,如果不道歉就不会进入下一个话题。“我将它称为‘拟脑’机器人,它模拟人类大脑,能够理解对话、拥有情感、主动学习。”吴义坚说,小8的“大脑”设在云端,会通过不断的使用和交互与小朋友一起成长,自动升级,变得越来越聪明。

  实现了最初的构想

  目前,用户智能语音应用体验中都需要通过按键或呼叫来“唤醒”机器人。为了让幼儿用户更好的体验,实现更自然的交互,团队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攻克“持续侦听下的意图理解”难题,让小8可以在“加入聊天时”不插嘴,但是该反应的时候有反应。这项技术突破也让小8成为这一领域唯一一个不用每次唤醒的机器人。

  有了技术,集成智能硬件,加载国学、音乐、英语等教育内容,添上与家长视频、监控、防沉迷等功能,吴义坚实现了最初构想的幼儿智能终端。“幼儿智能机器人并不是取代父母的存在,而是可以很好地成为父母的助手,陪伴和帮助孩子成长。”吴义坚说。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砥砺奋进的五年
   第A05版:砥砺奋进的五年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神奇”纤维让生活更智能
造个机器人和宝宝一起“长大”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9造个机器人和宝宝一起“长大” 2017-06-19 2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