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超人,她是建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的大堂经理傅静。
用专业知识化解难题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位于上海最繁华的淮海中路,每天来这咨询、办理业务的客户成百上千。而每当客户进来,就会看到圆脸、大眼睛、身材娇小的傅静,笑意盈盈地穿梭于大堂。作为大堂主管,傅静的微笑是自信的,她可以熟练地用丰富的金融知识和建行产品,为客户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各种疑难杂症都难不倒她。
一天,有位客户气冲冲来到大堂,大声嚷着要找行长说事。傅静见状赶紧上前,微笑着说:先生您好,我是大堂经理,您慢慢说,看我能帮到您吗?傅静一番和蔼的问询,已使客户火气消了大半。
原来,客户持有建行早年的一张准贷记卡,又因欠了20多元钱逾期未还而上了信用“黑名单”,使得他无法办理购房贷款,客户想销卡,去了多家网点,都办不了。这里既有卡期过长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客户自己忘记还款的疏忽。
傅静凭着多年的经验,以及对建行产品的熟谙,猜测也许是因逾期而使卡片暂时处在呆账核销状态。傅静通过后台查询后,证实了她这一想法。问题症结找到后,傅静陪同客户至柜面归还了欠款,并办理了结清等相关手续。
当这一切办妥后,傅静对客户说:您的问题都解决了,相关信用信息会作及时更正,这样就不会影响您申请房贷了。客户一听这么快搞定了他的难题,为自己刚才的鲁莽深深道歉:对不起呀,谢谢啊。傅静依然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傅静认为,上海正处在积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除了各种前沿创新,也少不了服务的“根基”,银行服务同样也需要“工匠”精神。
自创工作法提升效率
随着物理网点转型,网点进门客户减少是趋势。银行大堂服务如何顺势而变?傅静以当下申城建行银行网点的创新服务要求,加之十几年大堂服务的经验,自创工作三法:搜集法、汇总法、变身法。搜集法,即“3人记,5人报,8人变”。“在日常网点服务工作中,我们接待会遇到各种客户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当有3个客户提到同一个问题与需求,就应该记录下来,当有5个客户提到,就应该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当8个客户提到,就应该尽快及时想办法改变。”傅静说,多倾听客户需求,进行梳理归类记录,并及时落实跟进,让网点服务促进业务提升。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基于此,以傅静牵头的上海建行“小静工作室”正式宣告问世,更多的“傅静”式服务会出现在客户身边。
傅静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她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银行业明星大堂经理”“中国建设银行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即便荣誉加身,傅静依然兢兢业业、不忘初心地活跃在大堂经理的岗位上。她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一直记得入党时的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爱这个可以为更多客户服务的岗位。”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