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搭桥促共赢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民粹主义浪潮兴起、恐怖主义威胁带来更多全球性挑战。许多记者在描述这次峰会时,总不忘使用“困难”、“分裂”之类的形容词。
即便如此,中国依旧在汉堡这个“世界桥城”努力搭建合作之桥。中国强调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各成员,更属于全世界。”习近平主席这样对默克尔总理说道。
挖掘增长新动力
“我们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肯定了与中方的合作。她表示,德中两国之间有着“超越双边合作的关系”,德国在许多事务上“收获了不少来自中国的帮助”。
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到“塑造联动世界”,从去年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到今年的普惠数字经济,从去年的非洲伙伴关系到今年的动员私营资本对非投资……更重要的是,汉堡峰会还就这些议题达成了一致共识。
正如习主席在汉堡峰会发言时强调的,从杭州到汉堡,中国积极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让“中国方案”得以延续并提升,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追赶上人们的期待。
说到做到获肯定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芒克全球事务研究生院的二十国集团研究团队跟踪G20峰会多年。团队联席主席约翰·柯顿率队表示,中国的努力推动让杭州峰会成为近年来落实共识的最佳案例。柯顿向记者介绍,若以上一年峰会结束至第二年峰会开始前一天为一个周期,那么在杭州峰会结束后的这个周期里,杭州共识的落实率已达到80%,仅次于2008年首次峰会。要知道,首次峰会共识是在二十国集团有着金融危机这一共同“敌人”的情况下落实的,而杭州共识面对的却是一个因为不确定性增加、诉求各异的世界。即便这样,中国依旧说到做到。
“习主席提出的主张为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开出一剂良方。”沙特阿拉伯知名政治学者、《利雅得报》政治版主编萨利姆如是说。
特派记者 齐旭(本报汉堡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