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首部“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电视专题片即将问世
~~~首部“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电视专题片即将问世
~~~首部“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电视专题片即将问世
~~~首部“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电视专题片即将问世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总理“亲点”22大电影明星
首部“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电视专题片即将问世
肖茜颖
■ 祝希娟
  中国首部讲述“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的电视专题片即将面世。22大明星之一、本片制作人祝希娟近日接受了本报专访。

  缘 起

  2012年,祝希娟萌发了给“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拍摄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想法。

  如今的年轻人可能会问22位明星是谁?但对于老一辈来说,“22大电影明星”名单内的演员个个如雷贯耳。他们分别是——

  ■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

  ■ 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

  ■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

  ■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

  ■ 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的祝希娟

  祝希娟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我们要把电影院里挂着的苏联22大明星的肖像拿下来,挂上我们自己的22大电影明星”。之后,周总理亲自批下了22人名单。  

  不过这些年,祝希娟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赵丹、白杨,更不了解他们曾经拍过的经典影片。“他们都是中国电影史上无法绕开的人物。”她也发现到目前中国并没有一部完整记录22位艺术家的纪录片。

  于是,拍片的想法得到了深圳市委宣传部的资金支持,祝希娟担任制作人、侯亮作为导演。

  阿 祝

  说干就干,祝希娟辗转全国多地采访这些老艺术家。而她希望这部专题片能更多地呈现出他们的艺术风采以及幕后的甜酸苦辣,“关于演员的私人生活一概不提,因为那是他们的隐私”。

  在22大电影明星中,祝希娟是最年轻的“小阿妹”,大伙都亲热地唤她“阿祝”。这一次拍片,艺术家们不止大力支持她,也毫无保留地分享更多的“独家”。

  “当时张瑞芳是《青春之歌》的女主角候选人之一,但是导演崔嵬觉得23岁的谢芳更符合角色的形象气质,也希望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祝希娟透露,崔嵬和张瑞芳的私交很好,但对于艺术有自己的坚持。张瑞芳了解到情况以后非但没有不乐意,反而特别支持谢芳,“我印象中大家没有为了争角色不愉快、打破头的,而是谁合适就谁演,那时候的人都特别谦让,共同的目标就是出好戏”。

  采访中自然绕不开让祝希娟红遍中国的《红色娘子军》,“我们以前拍片条件都挺艰苦的,拍娘子军时每个人带着铺盖去海南,睡在茅草棚里”……说完,80岁的老人顿了顿笑道:“独家内容还是等片子出来大家看啦。”

  为 难

  “还是把拍纪录片想得太简单了。”祝希娟承认,“开始以为一年就可以拍好,没想到光做案头工作就用了大半年。”

  专题片共有23集,除了第一集讲述“22大电影明星”诞生始末,之后每一集时长25分钟,分别聚焦一位影星。让剧组最纠结的是如何能在不到半个小时中展现出最精华的内容,“不少采访资料或首次披露的影像资料太难取舍了”。

  纪录片须与时间赛跑,因为22位明星如今剩下10位在世。陈强和张瑞芳老师在拍摄期间相继去世。

  另外,资金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有低成本的资金赞助,但一集耗资十几万,拍摄组的经济压力不小。她透露:“不超过50年的电影资料版权要钱,更多的钱是投在租赁拍摄场地和购买器材上……”

  目前该片已进入后期制作。

  本报记者 肖茜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廿一部舞台精品呼之欲出
周总理“亲点”22大电影明星
科技“注入”新动漫
拓荒者 奠基人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5周总理“亲点”22大电影明星 2017-07-10 2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