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梅”相望
陆亚萍
  陆亚萍

  又到了梅雨季节。这样一个湿漉漉黏答答的世界,听到看到人家不胜其烦的言语神情,我的欢喜,只能是暗暗的。

  一年一度,开始有杨梅吃了。杨梅的登场,很有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味道,一下子,在街边在商店里的水果摊位,就摆满了装在大大小小的竹篮筐子里的杨梅。对的,就是竹篮筐子,杨梅,装在塑料马夹袋或纸盒里是要被认为“拎不清”的,上海话也叫做“洋盘”的。

  杨梅的颜色,是那种不张扬的深暗紫红,真是水果中最漂亮的。有心的店家,会在杨梅上放上两片绿叶,特别美。望梅止渴没试过,但是瞥它两眼,就会不由得满口生津,越来越馋是真的。我每次买好,当场是必定要先吃几个为快的。杨梅不用洗、洗不得的说法不一,管他呢,我反正是等不到回家盐水浸泡洗净的。

  买杨梅,我只买最“原始”的小杨梅,大得像乒乓球的虽然很甜,但是,就像真正的文人一样,是要带点酸的,不能太甜啊。正宗的杨梅,滋味甜酸恰到好处。一颗,又一颗,简直停不下来。而一过了梅雨季节,再要吃,就只有等明年了。

  在现在这个转基因流行的年代,像杨梅这样,没有被转的,对一年四季被供应说不的,季节感这么强的物种已经所剩无几了。好吃又好看,还能如此坚守,真是难能可贵。

  就是“梅雨”,这两个字,也是多么有诗情画意啊。纷纷的雨,下着下着,就把一切都烟笼雾罩了。这幅画,风雨染成,各随其行,自然而又生动。假如拿诗来作比,它的风格,不像雪莱的《西风颂》那样的,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宣战式的,也没有温庭筠“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的幽怨。

  什么叫做“生活不止是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也许,在苟且中寻找到诗意才比较有幸福感,也其实,诗意也真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就像梅雨季节的偶而日出。

  所以,梅雨时节,你可以在忙中停一停,看看窗外被雨淋得清清爽爽的花草树木;看看烟雨涂抹过的天空,那种灰色,因为没有天光云影的徘徊,纯正大气又尊严;再深深呼吸一下,是不是有置身在清晨山里的感觉?濛濛的细雨中,遐想下那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在雨巷里走过?

  梅雨,哪一年因为你烦它而不来呢,也不会因为渐渐适应了它,甚至开始担心随它而至的炎夏酷暑,它会为你多留几天呢。它自有自己的节奏韵律,出梅了,它挥一挥手,带走了所有的杨梅,一下子无影无踪。

  真要感谢梅雨时节,它用自己的方式,让我们在一个季节里稍稍停留感受品味,又不紧不慢地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季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弄堂小学”
那岛,那人
钱不是稿费
输在起跑线
“梅”“梅”相望
雨荷清韵(中国画)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梅”“梅”相望 2017-07-10 2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