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对近视心有芥蒂,虽有心预防,但无力阻止它的发生。产生近视的原因也各种各样,很多人认为,造成现今近视率上升的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事实上,即便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代,近视也是非常习见的。除了用眼过度、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近视之外,遗传也是致使近视的主因之一,而高度近视更是遗传眼病的“重灾区”。
白内障是否为老年人专属疾病?
“白内障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眼表专家兰应霞医师指出,大众所熟知的专属老年病——白内障已经逐步年轻化,而高度近视患者的增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由于800度以上的近视易诱发眼内病变,导致白内障发病的年龄大大提前。多数的患者认为,眼睛模糊只要不影响视力,便无需治疗,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兰医师强调,如果在体检或其他眼部普查时发现自己的视力在0.4以下,就应当引起警惕,如果合并晶体混浊的现象,即可定义为白内障。
众多患者对为何高度近视更易引起白内障产生了疑惑。兰医师解释,眼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精密的器官,任何的变化都会引发疾病的产生。高度近视的人群眼睛会较之前变长,眼内的结构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她举例,如果将正常眼睛比作一个5平米的房间,其中有桌椅板凳,吊灯,等家用品,排列紧凑有序;高度近视后,这个房间变成了8平米,眼内的结构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更好的照明,吊灯的电线会变长,但电线变长后就会变细,提供电的能力会下降,电灯变暗。同理,高度近视后,眼内的晶状体悬韧带会变长、变细,期内营养管道输送营养物质的能力下降,所以白内障出现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兰医师指出,由于“悬韧带”变细,结构不稳、容易摇摇晃晃,不仅影响视力、更增加了手术难度。因此,因高度近视引起的白内障更需要加以重视,及时诊治。
高度风险!高度近视引起多种并发症
人类视觉的形成是由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角膜、瞳孔,通过晶状体折射光线至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再由视神经传入大脑中枢。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或不协调都可能导致视力受损和视力下降。眼底专家宋蓓雯主任表示,高度近视的患者会引起多处环节出现问题,最终导致眼底并发症,引起高度风险。
高度近视会令眼部的结构出现变化,首先影响的便是用来固定视网膜的玻璃体。宋主任表示,高度近视会使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会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即是俗称的“飞蚊症”。“飞蚊症”患者眼前出现蚊状飞行物、丝状物等情况,尤其是看睛朗的天空或白色的墙壁时,更加明显。如果眼前飞行的黑影越来越大,可能是视网膜脱落前兆,这是高度近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另外,作为视力最敏感的黄斑区也会被高度近视影响。宋主任介绍,黄斑区位于视网膜后半部,由于高度近视致使“悬韧带”变细,血液供应差,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这些新生血管管壁极薄,极易破裂出血,出血后形成黄斑出血甚至黄斑变性。此时患者会感觉眼前有一块固定的黑影挡住视线,抑或是视物变形、扭曲,若没有及时治疗,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高度近视虽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是后天的视觉环境、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以及全身健康、营养状况也起一定作用。故高度近视的患者应该比其他人更加注意用眼卫生,增强体质,防眼部营养不良的发生。
宋主任指出,虽然高度近视意味着高度风险,但只要关注眼部细微的变化和症状,这些并发症还是可以及时预防和治疗的。建议高度近视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到医院作眼底散瞳检查,这类检查对病程研判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简介
宋蓓雯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治疗各种视网膜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等),玻璃体疾病(玻璃体浑浊、玻璃体出血、玻璃体炎症等)及黄斑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眼内疾病的诊疗;擅长各种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等病症的诊疗。
兰应霞
眼表白内障专家
擅长:白内障、老花、散光、青光眼及眼表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并在各年龄阶段的脱镜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眼科义诊通告
经相关部门批准,上海爱尔眼科医院举办眼科义诊活动。期间,开通(免挂号费、免部分检查费、免专家会诊费等)多项绿色就医通道,向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眼科咨询服务。
爱心提示:本次义诊采用电话/短信预约报名的方式
■义诊预约电话:185 1636 0332
■义诊时间:2017年7月21日上午8:00
■义诊短信报名:编辑短信“义诊+姓名+联系方式”
发送到185 1636 0332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286号(10号线宋园路2号口)
义诊备案编号:长卫登字(2017)第 0010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