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服务代表,就是市民身边的“水管家”。这是针对去年年初极端寒潮引发的供水服务告急、同时结合中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体制转变而推出的一项补短板、强服务的便民举措,通过将供水区域分区划块,形成服务网格,同时在每一个网格中配备一定数量的“供水服务代表”,全权负责该网格内的供水问题,解决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城投水务集团供水分公司已设立供水服务组131个,配备供水服务代表已从去年夏天的200来名扩大至439名,平均每名代表服务2.4平方公里地域上的约10000户用户。
经过一年发展,供水服务代表已有了“监管二次供水设施”、“征收疑难水费”、“督查供水设施的质量”、“计划停水通知”等十大职能。
实际工作中,他们也探索出了三个“秘密武器”:一志、一群、一访。
“一志”即工作日志。供水服务代表实行工作日志制度,每日都要将辖区内需要检修的设施、存在用水问题的地方等情况条分缕析。
“一群”即客户微信群。供水服务代表在每个管理区块都建立包括居委、物业、业委会等在内的“五位一体”客户微信群,第一时间处理居民们在微信群里提出的用水咨询;同时与施工队伍建立工作交流微信群,对发生的问题、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实时严格把关,逐一及时处理。
“一访”即定期走访。供水服务代表准确搜集各供水服务组内居委、物业、重点客户的联系方式,建立客户信息台账,定期走访排摸。
本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