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拉票赢奖 意义何在
俞亮鑫
  “孩子正在参加少儿绘画大赛,请帮忙投一票”;“女儿正在参加全市演讲比赛,拜托朋友们帮忙投个票”……暑期中,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轮轮为孩子拉票的热潮:音乐天使、未来画家、舞蹈尖子、歌坛新秀、校园之星……父母们忙于在群里拉票,有人还送上红包表达谢意。更有甚者,连孩子优秀班级评选、朋友或同学公司优秀员工评选……都会在朋友圈内恳求大家帮忙,不仅要求你自己投上一票,还鼓动你在朋友圈内号召一下,倘若置之不理,似乎就不够朋友了。

  满屏皆是拉票信息,让人不胜其扰。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孩子在评选中胜出,拼尽各种亲情、友情、人情,在亲友圈、生活圈、工作圈、社交圈四处拉票。由于投票链接都是由亲戚、朋友转发过来的,许多投票人投票时对孩子的长相、年龄、兴趣、特长等一无所知。

  既然完全不知情,那为何还去盲目投票呢?原因就在于“碍于情面”。由此,投票便成了一场赤裸裸的“情感绑架”,而孩子们的艺术才华经这样的评选也就完全变了味,才华高下已不起作用,父母们的动员能力则成了关键因素。

  身处这股网络投票热,家长们很难无动于衷,别人家的父母都在拉票,实在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因此吃亏。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还花钱买票,在网上,只要肯花钱,票数就会滚滚来。有的还花钱雇水军为孩子刷票,78元刷200票,明码标价,甚至“5万元就能拿全国第一”。

  前不久,上海市政协委员冯小敏、戴建国、郭翔等在一份《关于对网络评选拉票行为的建议》提案中指出,一个4岁孩童报名某机构学画画,随即参加网络评选,其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亲朋好友到处拉票,孩子最多的不是听到对她画的评价,而是不断告诉她已帮她拉到多少票;网上开展“好医生”评选,有人直接将电话打到医生办公室甚至家里,明言可以帮他拉到多少票,并且开出价码;更有甚者,有的评选,拉票由老师布置给孩子,孩子要求家长,家长动员亲朋好友和各类社会关系参与,形成庞大的拉票链……提案批评这种网络评选在潜移默化中损害了公正、诚信等价值观,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毒化了青少年的心灵。

  实际上,许多网友对这种拉票方式并不赞同。一项调查显示,2000多名受访者中,82.4%的人曾在朋友圈拉过票,68.0%的人对在朋友圈拉票表示反感,58.2%的人认为拉票意义不大,人为制造这种“虚假荣誉”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近,湖南某地举行幼儿足球赛决赛,省三幼一队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获得胜利。然而,主办方却宣布,冠军是一支没进入决赛的队伍,理由居然是网络点赞数最高。这完全违反了体育竞赛的规则,引起舆论哗然。可见,这种以票数论“英雄”的拉票现象已成了一种公害。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38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暴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盗墓作品正走向“墓地”?
拉票赢奖 意义何在
竭泽而渔 终将无鱼
两人小戏笑谈大问题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8拉票赢奖 意义何在 2017-08-08 2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