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拿一个冠军,这是赛季初集团老总对球队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即便在如此大的成绩压力下,上港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超过1亿元。“而且我们没问球员家长要过一分钱。”上港俱乐部总经理隋国扬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将来上港一线队的国内球员,从我们青训系统中出来的不少于80%。”
每年投入过亿
青训部——上港将这个部门从原先球队管理部单列出来,足见对于俱乐部青训的重视程度。“从一个俱乐部的机构设置来说,一定需要将青训单独列出来。所以2015年11月,我们正式成立了青训部,并引进了相关的专业人才。”隋国扬说。
丹麦人麦斯在欧洲有过长期的青训工作经验,之后在中国他被埃里克森邀请进入富力教练组,又和瑞典老头一起来到了上港。在这里,麦斯做回了自己的青训老本行,担任预备队主教练的同时也兼顾青训,去年开始完全投身于青训。
即便埃里克森离任,麦斯也没有选择一同离开。他和助手卡斯滕花了很长的时间时间搭建了“上港之路”的青训框架,两人认为,一个理想化的足球系统当中,应该有好的教练、合适的训练场地、充足的训练时间、优质的竞争对手和大量的比赛。
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隋国扬曾公开表示,俱乐部一年用于青训的花费超过一亿元,关于这一点他也向记者再次确认。“东方绿舟基地的吃住行,每年都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而且我们每年会组织不少于两次的出国训练比赛,原则上一次欧洲一次日韩。像去欧洲,不是说一两个星期,一去往往是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
隋国扬说,上港在青训方面虽然投入巨大,但全部都是俱乐部负担,“我们没有问球员家长要过一分钱。”他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青训经费只要是需要的、合理的,这方面是没有限制的。”
本土球员“自产”
就在上个月,上港打造的全国布点青训基地夏令营刚刚结束。从2015年开始,上港在全国多个省市启动青训基地计划,三年来挂牌基地的数量已经达到44家。
对于这些基地,上港主要是提供足球装备、教练员培训和组织比赛。“我们做青训,最主要目的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隋国扬说。每个青训布点基地的小球员都穿着上港球衣训练和比赛,这也是俱乐部文化的传播和球迷基础的培育。
除了在全国各地,上港在上海也和平四小学、鞍山中学等传统足球名校进行合作。在上海校园中说起足球,上港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这方面他们遥遥领先同城对手。
这其中,上港尤其重视的是对教练员的培训。按照隋国扬的说法,教练员是青训的“牛鼻子”,抓住它是关键。“小球员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就是教练员的引导和培养。中国真的就缺少好的苗子吗?未必。其实最缺的,一是场地,二是好的教练员。”因此,上港每年都会组织至少两次青训基地的教练员专业培训,由青训总监麦斯亲自授课。
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不止一次说过,希望能打造上港子弟兵。目前,上港共有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和2003五个梯队。按照隋国扬的说法,将来他们的目标,是上港一线队的国内球员,由自己的青训系统培养出的人才所占比例不少于80%。“我们并不急于一时出成绩。今年投进去,明年见成效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所付出的努力,在以后5年、8年甚至10年会看到,这些是上港未来最大的希望。”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