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存量违法建筑
~~~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存量违法建筑
~~~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存量违法建筑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大拆违力度 加快修复生态
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存量违法建筑
裘颖琼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 顾金山
扫描安装新民邻声,全程关注夏令热线
  “五违四必”整治能否再出重拳?拆除违建如何不留死角?今天8:30,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顾金山来到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接听现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五违四必”中的存量部分,要逐步消除,新增部分要坚决遏制,确保实现“9月底前本市五违问题集中区域基本消除”。

  今年是上海打好“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顾金山表示,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城市管理“补短板”工作,通过加强对联勤联动、综合执法的统筹协调,“五违四必”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推进,集中连片违法建筑大量拆除,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之后,上海仍将持续保持对违法建筑的高压整治态势,从“大刀阔斧”打响综合整治阵地战,到“绣花精神”做好城市管理。

  问:作为关键一年,上海“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答:今年是上海开展第三轮“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已在22个市级地块、307个区级地块以及一大批街镇级地块内集中展开。

  截至7月20日,虹口提篮桥、闵行九星、长宁北新泾、金山山阳、崇明长兴、青浦香花桥、静安大宁芷江西、嘉定安亭、宝山的南大二期和顾村、浦东的川沙和三林、奉贤奉城和黄浦小东门和老西门等14个市级地块已完成整治,市级地块违法建筑治理的总体进度超过了95%,共拆除违法建筑1133.5万平方米,消除违法用地7509.6亩,整治污染源1196处,消除消防安全隐患3297处、生产安全隐患1422处,关闭无证及淘汰企业3038家,查处违法经营企业2139家;区级地块内共拆除违法建筑1004.73万平方米,总体进度达到了89.57%。

  问:下一阶段,上海又将如何部署“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否会有一些新举措?

  答:“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重视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继续加大力度,确保实现“9月底前本市五违问题集中区域基本消除”的总体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在历次“补短板”现场会及各类重要会议的指示精神,将“五违四必”综合整治不断推向深入。

  二是加快生态修复,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对于明确的生态用地,通过农林建设,迅速“占领阵地”;对于规划尚未明确或是正在修编调整的,结合整治进展及时实施过渡性种绿,避免因地块闲置引发反弹回潮。

  三是落实长效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基层治理、城市网格化管理等作用,将治理完成区域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范围,建立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动态发现机制,实施常态长效管理。

  问:在“五违四必”整治工作中,违建现象是最为突出的。针对这一块“硬骨头”,上海今年有哪些治理举措?

  答:今年重点围绕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京沪高铁沿线整治等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拆除违法建筑的力度,并全面启用无证建筑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升违法建筑治理能力。

  今年1-7月份,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3.69万处、7713.4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1%。其中存量7674.51万平方米、在建38.96万平方米,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量。重点整治拆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块内违法建筑2606.8万平方米,其他经营性违法建筑510.47万平方米,别墅区违法建筑6.86万平方米,高铁沿线违法建筑4.76万平方米。

  问:上海在拆除违法建筑方面,还会有哪些行动?

  答:一是深入推进重点区域违法建筑治理工作,按照既定目标,稳扎稳打,不断巩固扩大整治成果,确保任务全面完成。结合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中央环保督察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高铁沿线违法建筑治理等工作,持续发力全面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坚决防止违法建筑反弹回潮。

  二是积极开展无违建街镇、无违建村居创建,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存量违法建筑,使全市90%以上的街镇、村居实现“无违建”创建。下半年计划完成“无违建街镇、无违建村居”创建工作制度的制定,细化“无违建街镇、无违建村居”创建标准。开展“无违建街镇、无违建村居”创建试点,全市“无违建街镇、无违建村居”创建率达到10%左右。

  尽管今年的拆违工作卓有成效,但仍有问题存在。一方面,区域间的拆违工作还不太平衡,仍存在零星小块的脏乱差区域,后续还得循序渐进地推进;另一方面,目前的工作成效可能与老百姓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对于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违法搭建,要尽最大努力去攻破。越往后啃骨头的工作越多,必须保持定力,进一步把方案做细做实,保持整治工作不断深入。

  今年,本市还将在“五违”整治中全面完善源头管控、跟踪督办、拆后核查等机制。违法建筑是“硬骨头”,只有下狠力气去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才能真正见实效,老百姓才能真正说满意。

  本报记者 裘颖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38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暴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加大拆违力度 加快修复生态
“露天敞开式”工地施工扰民
信息化技术“打理”日常业务
新民晚报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9加大拆违力度 加快修复生态 2017-08-08 2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