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健康/养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上耳鸣耳聋后,为什么总也治不好
尹雪冰 徐佳音
尚玉山
  尹雪冰 徐佳音

  对于有些人来说,不知道什么叫做安静,总感觉自己的耳朵里出现时大时小的噪音,有时是“嗡嗡”的鸣叫声,有时是“嘶嘶”的电流声,每天、每时、每刻,从早到晚耳朵里都会有声响……这些都是遭受耳鸣困扰患者的心声。

  耳鸣虽然常见,但人们对其了解却不多。同时也正因为常见,许多人不把耳鸣当回事。对此,耳鼻喉科专家尚玉山主任提醒,中老年人出现耳鸣是听力衰退的先兆,十鸣九聋,应该引起重视。

  千万不能“慢等拖”

  耳鸣一般可以分为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其中,搏动性耳鸣多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而非搏动性耳鸣则是神经性的,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诱因包括中耳炎、药物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紧张情绪、噪音等,目前医学界尚未取得充分的研究成果。比较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药物引起的耳鸣。 

  日常生活中,患上耳鸣、耳聋,以中老年人居多,且多数人的病程都很长时间了。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几年,其中有不少的人从未看过医生,更谈不上正规治疗了。

  尚玉山主任指出,发现自己出现了耳鸣,患者千万不能“慢等拖”。另外,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不同,治疗的目的、治疗能达到的效果、治疗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费用,都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错过黄金治疗期,治疗的难度便会成倍地增加。

  及时治疗是上策

  患上耳鸣后,如果不接受专业的治疗,耳鸣会变得更加严重。对此,尚玉山主任说,很多人不把耳鸣当一回事,但事实上,耳鸣除了是耳聋、听力下降等现象的征兆,也有可能是中风,即脑栓塞、脑出血等突发性疾病的前兆。中风前夕,患者血压波动大,内耳血液供应受限,会有部分患者产生耳鸣现象。虽然临床上仍没有办法确切预防此类疾病的突然发作,但有以往病史的患者,若出现耳鸣现象,则要警惕中风、脑栓塞、脑出血的突然发生。因此,尚玉山主任提醒:中老年人患上耳鸣,要摈弃“人老耳背、人老眼花是自然法则,不必治疗”的错误传统观念,及时治疗才是上策。

  活动信息

  新民健康特邀从事耳鸣耳聋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多年,且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专家尚玉山主任、陈庚甲主任进行宣教答疑咨询。凡成功报名的读者,即可获得专家现场面对面宣教名额。有需求的读者,可以拨打新民健康咨询热线52921348,也可发送短信“耳鸣耳聋+姓名+联系方式”至13636588970。宣教答疑对象:耳鸣、耳聋、鼻炎、咽炎、鼾症等患者。

  (报名截止时间:8月18日17:00)

  【特邀专家】

  尚玉山

  耳鼻咽喉科主任,从事耳病诊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病,传承中医,接纳西医。擅长诊疗:各种耳鸣、耳聋、中耳炎、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炎、内耳眩晕、鼓膜穿孔、鼻炎、咽炎、鼾症等疑难疾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39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汽车周刊
   第A2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广告
全市征集30名静脉曲张患者
患上耳鸣耳聋后,为什么总也治不好
口腔义诊通告
夏季流感怎么预防?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养生A23患上耳鸣耳聋后,为什么总也治不好 2017-08-09 2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