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蓝天下的至爱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赴青滇黔帮助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赴青滇黔帮助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赴青滇黔帮助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赴青滇黔帮助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赴青滇黔帮助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入500万元 启动精准扶贫项目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赴青滇黔帮助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李一能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以来,“精准”一直是上海市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标准。昨天,记者从市慈善基金会获悉,8月6日至16日,市慈善基金会将前往青海省果洛州、云南昭通市威信县和德宏州陇川县、贵州省毕节市开展扶贫工作,将紧扣“精准”主线,授人以渔,投入500余万元资金用于提升三地教育、医疗水平以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状态。  

  扶贫更要扶智

  四川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云南昭通地震发生后,上海各界热情捐款,而市基金会最早的扶贫项目也是从灾后援建开始的。刚开始,基金会把善款直接给到贫困地区。如今,基金会和当地基金会一同监管援助项目的过程,把钱用到硬件援建项目的刀刃上,产生更大的效益。除了资金援助,基金会还积极策划开展智力援助,帮助当地培养紧缺人才。  

  在云南,基金会设计了“双千人”计划。两年内对千名云南乡村老师、千名乡村医生开展培训,对接上海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如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会、复旦大学全科医学系等,采取远程函授、上门授课、来沪实训的方式,提高当地稀缺人才的业务水准,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在青海果洛扶贫项目中,基金会精准扶贫藏族牧民,在政府托底、低保保障的基础上,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多改善。基金会依靠当地政协志愿者队伍,深入到每一个乡村,去发现这些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藏族家庭,2016年起每年为1000户家庭送去帮困金200万。  

  从去年开始,市慈善基金会在贵州、青海、新疆、云南等地的医疗、助学项目上,共投入1603万元;助困项目投入666万元;助幼项目投入224万元;各分会精准扶贫项目共资助594.68万元。  

  用好每一分钱

  昨天,记者从市慈善基金会获悉,从8月6日起,基金会今年大规模对口帮扶项目正式启动,基金会将分别前往云南昭通市威信县、青海省果洛州、贵州省毕节市开展推进精准扶贫项目。  

  据了解,云南昭通市德宏州的扶贫项目依然是灾后重建项目的延续,将加大对当地开展人力资源援助的力度,帮助当地培训全科医生、眼科医生、教师、校长等紧缺人材,切实推动当地医疗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青海省果洛州,基金会将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依托当地政协公益慈善团队,找到急需帮困的藏族牧民,通过走访核实情况,将援助资金落实到位,帮助贫困牧民改善生活现状,明年还将进一步拓展帮助牧民的其他工作。此外,今年市慈善基金会将首次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帮扶项目,将借鉴云南“千人计划”,帮助当地培训校长和教师,发挥上海智力帮扶的优势。

  据了解,本次集中扶贫工作依然将“精准”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力争把每一分善款都用好用实。基金会扶贫工作组将深入基层亲自走访,核实了解各点位情况,根据实际完善具体工作方案,推动扶贫工作精准高效开展。据悉,本次集中扶贫工作市慈善基金会将投入500余万元。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39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汽车周刊
   第A2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广告
投入500万元 启动精准扶贫项目
“2017点亮梦想,童行上海”夏令营闭幕
专家学者在沪深入研讨股权捐赠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蓝天下的至爱A27投入500万元 启动精准扶贫项目 2017-08-09 2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