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据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但在反应上有一定的滞后性。银监会本周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6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56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与上季末持平。利润增速有所回升。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9703亿元,同比增长7.92%,较上季末上升3.31个百分点。2017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04%。银行业风险抵补能力继续加强,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连平等专家认为,2017年上半年虽然不良余额较年初有所增加,但不良率连续两个季度持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下行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但考虑到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规模较大,且贷款规模较快增长带来的稀释作用也是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没有增加的重要因素,短期内信用风险压力依然存在。尤其在金融和实体经济双重去杠杆的背景下,受政策影响,短期内部分领域风险仍处于释放阶段,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面临一定反弹压力。
根据点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处于可控水平,拨备水平较年初有所增加,风险抵补能力处于稳健水平。当前商业银行总体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且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稳健水平,相对存量和潜在不良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而言,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
总体来看,受实体经济去杠杆、处置僵尸企业以及穿透式监管等多种因素影响,短期内信用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不良贷款上升趋势仍难以扭转。但随着资金“脱虚向实”,逐步流入实体经济,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下行态势将进一步减缓,全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望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