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香满城
徐翌晟
■ 上海书展现场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今天上午,2017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书展开幕的第一时间,在展览中心门口排队等候多时的读者迎着阳光,进入了喷泉广场。

  读者有文艺情怀

  在“砥砺奋进”主题出版的展馆前,许多早早进入书展现场的观众在此摄影留念。

  排到进场时分,读者小栾满头大汗,尽管30岁不到,他却是书展的老读者了,从2004年开始,每年书展他都会参加,每年在书展上的消费成为他一年中在实体书店消费的大头。小栾告诉记者,每年经历一下书展的气氛是最重要的,网上购书在价格上有优势,却没有了这种实地触摸纸张的现场感。

  中学退休教师顾大白年逾八旬,他早早地进入书展现场,是为了古诗词类书籍而来,尤其是韵律类的专门书籍。年龄的关系让他很少去越来越文艺范儿的实体书店,而是选择每年来书展,“诗词大会带动了古典诗词热经久不衰,我想书展可以找到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的中华书局的《中华诗韵》。”

  平时从事文化工作的施琦听说今年在各家新兴实体书店设置书展分会场的消息,十分感兴趣,平时就常去大隐书局的她告诉记者,这些实体书店和小时候常常去的新华书店不一样,除了看书还能与朋友搞点活动,“文艺的布置让人觉得文字在空气中飘扬起来”。

  现场有传统纪念

  位于中央大厅的主宾省辽宁出版馆开幕仪式也同时举行,辽宁省阅读形象大使聘请了苏叔阳、秦文君和六小龄童,主宾省的布展既有现代元素,又突出了当地传统特色,皮影、老虎布偶元素四处可见。

  上海音乐出版社专门设立了朱践耳先生作品专区,向这位刚刚逝去的音乐家表达缅怀、致敬、感恩的心情。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2年与2006年先后出版《朱践耳交响曲集》和《朱践耳管弦乐曲集》,2010年出版《朱践耳钢琴作品选》,2015年出版《朱践耳创作回忆录》和《朱践耳作品集》。朱践耳先生曾经说过,出版是一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才能薪火相传。

  诵读有名人助阵

  上午,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卿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一层,为广大读者诵读《习近平讲故事》。

  《习近平讲故事》是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体现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109则故事,每则故事在引用原文之外,还配有“延伸阅读”,用以丰富故事细节,还原故事语境,让读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

  诵读的热潮同样在“陈伯吹童书屋”里蔓延,在这里新设置了“心声”诵读空间,普通读者对着话筒倾情表达个人成长、情感体验,或诵读一段最爱的经典文学,用最真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怀。同时,还可以通过邮寄明信片的方式把“心声”送给那个“他”,也可以一次性读到33部2014、2015、2016三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所有的获奖作品,其中还有8部是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买不到的原版著作。或是走进又或是参与“鲸喜一夏”AR体验,亲手绘制一条自己的专属鲸鱼,通过AR扫描技术,让鲸鱼畅游在海底世界。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一本“巨书”写满成果
书香满城
明日书展
阅读是对生活妙趣横生的切入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7书香满城 2017-08-16 2 2017年08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