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舞起来
最先进入场内的是手持助威手花的数百名年轻姑娘。她们冒着风雨,用片刻不停的舞蹈来迎候各个代表团入场,在会场内各自的位置上足足坚守了45分钟。姑娘们的脚下,散落着不少金光闪闪的亮条。这是她们手上的手花在吸水变沉后,被用力甩动造成的脱落。
几位老年群众演员在表演旋转舞龙,但由于长长的“龙”吸足了地上的水,它们的分量明显增长了不少,几位大妈想奋力舞龙,已经有点舞不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况,一位大爷使劲地旋转起身体,利用自身的旋转带动手中的龙。尽管他表演的位置并不显眼,但现场观众还是看到了他的努力。
全家总动员
张丽华是天津市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年人,她所在的团队共有380人参加了昨晚开幕式的表演。她说:“我们是中老年人在有生之年能参与全运会,真的非常幸运和自豪!我们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6岁了,最小的也有58岁。从6月19日开始排练,到今天演出,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
“你掂掂这衣服的分量,摸摸这料子的厚度。”68岁的刘钊将演出服递给记者笑着说,“我感觉自己是最受重视的演员。”
刘钊表演的是抖空竹,演出服是传统的中式服装,为了体现服装的质感,使用了较厚的绒面面料和里衬,演出中还要抖动8.5米长的彩带,每次排练下来,里面的T恤衫都能拧出汗水来。为了排练,刘钊已经瘦了6斤,但能在家门口参加全运会,他备感荣幸。
王昀是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统计专业的一名学生,从6月底参加开幕式展演训练以来,已经两个月没有休息了。问她想不想回家,王昀笑嘻嘻地回答:“我爸妈也都参加全运会的工作了,回家也没人呀。”原来,王昀的父母都是天津的公安干警,参加这次全运会的安保工作,爸爸王学群还作为火炬手在火炬传递首日和平站肩负神圣使命。“一家三口都参加全运会,这是多么值得回忆的幸福时光啊。”王昀笑嘻嘻地说。
海河被点亮
开幕式进行的同时,天津海河两岸灯火辉煌,大雨中,上千居民打着伞聚集在海河两岸,手持火炬,见证解放桥开启,共同“点亮海河”。
六十多岁的王先生老少五口都来见证“点亮海河”:“得知今晚解放桥要开启,早上6点我们就出门了。解放桥对天津人来说,是一种情怀,今晚别管下多大雨,我们都会等到解放桥开启。”
5岁的许子轩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打着伞过来了。“虽然下着雨,可我们也觉得很高兴。”爸爸许晶津说,“天津举办一次全运会不容易,这是提升天津形象非常好的机会。今天带孩子来,是想让她感受下全运会的热情,接下来会多带她看看比赛,培养她对中国体育的热爱。”
大雨中的津城,为全运会亮起最美灯火。
记者 陶邢莹 (本报天津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