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全运会开幕式背后的故事
~~~全运会开幕式背后的故事
~~~全运会开幕式背后的故事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门水滴美
雨中点滴情
全运会开幕式背后的故事
陶邢莹
■ 开幕式上文艺演出 本版图片 记者 张龙 摄
  雨中情更浓,“水滴”体育场变成蓝色的海洋,母亲河海河被点亮了,整个天津市处处洋溢着全民全运的热情。这是一届全民全运会,6550人参演开幕式,其中99%是天津市的普通市民和大学生。天公不作美,昨天,大雨下了整整一天,却浇不灭天津人参与全运会的那份激情。

  雨中舞起来

  最先进入场内的是手持助威手花的数百名年轻姑娘。她们冒着风雨,用片刻不停的舞蹈来迎候各个代表团入场,在会场内各自的位置上足足坚守了45分钟。姑娘们的脚下,散落着不少金光闪闪的亮条。这是她们手上的手花在吸水变沉后,被用力甩动造成的脱落。

  几位老年群众演员在表演旋转舞龙,但由于长长的“龙”吸足了地上的水,它们的分量明显增长了不少,几位大妈想奋力舞龙,已经有点舞不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况,一位大爷使劲地旋转起身体,利用自身的旋转带动手中的龙。尽管他表演的位置并不显眼,但现场观众还是看到了他的努力。

  全家总动员

  张丽华是天津市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年人,她所在的团队共有380人参加了昨晚开幕式的表演。她说:“我们是中老年人在有生之年能参与全运会,真的非常幸运和自豪!我们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6岁了,最小的也有58岁。从6月19日开始排练,到今天演出,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

  “你掂掂这衣服的分量,摸摸这料子的厚度。”68岁的刘钊将演出服递给记者笑着说,“我感觉自己是最受重视的演员。”

  刘钊表演的是抖空竹,演出服是传统的中式服装,为了体现服装的质感,使用了较厚的绒面面料和里衬,演出中还要抖动8.5米长的彩带,每次排练下来,里面的T恤衫都能拧出汗水来。为了排练,刘钊已经瘦了6斤,但能在家门口参加全运会,他备感荣幸。

  王昀是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统计专业的一名学生,从6月底参加开幕式展演训练以来,已经两个月没有休息了。问她想不想回家,王昀笑嘻嘻地回答:“我爸妈也都参加全运会的工作了,回家也没人呀。”原来,王昀的父母都是天津的公安干警,参加这次全运会的安保工作,爸爸王学群还作为火炬手在火炬传递首日和平站肩负神圣使命。“一家三口都参加全运会,这是多么值得回忆的幸福时光啊。”王昀笑嘻嘻地说。

  海河被点亮

  开幕式进行的同时,天津海河两岸灯火辉煌,大雨中,上千居民打着伞聚集在海河两岸,手持火炬,见证解放桥开启,共同“点亮海河”。

  六十多岁的王先生老少五口都来见证“点亮海河”:“得知今晚解放桥要开启,早上6点我们就出门了。解放桥对天津人来说,是一种情怀,今晚别管下多大雨,我们都会等到解放桥开启。”

  5岁的许子轩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打着伞过来了。“虽然下着雨,可我们也觉得很高兴。”爸爸许晶津说,“天津举办一次全运会不容易,这是提升天津形象非常好的机会。今天带孩子来,是想让她感受下全运会的热情,接下来会多带她看看比赛,培养她对中国体育的热爱。”

  大雨中的津城,为全运会亮起最美灯火。 

  记者 陶邢莹 (本报天津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58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人机携手 点燃火炬
津门水滴美 雨中点滴情
全运惠民新体育
新民晚报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A17津门水滴美
雨中点滴情
2017-08-28 2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