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作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领军人,徐永光倾力推动以社会创新为核心的公益市场化、社会企业和社会影响力投资,在他看来社会企业就是“一门讲良知的生意经”,是把解决社会问题融入到商业活动中,义利并举,造福社会。徐永光在题为“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的演讲中提到,有效公益自左向右,良知商业自右向左,交汇于中间地带而成社会创新热土,最后殊途同归。
徐永光认为,公益事业里有大量的商机,养老、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等中国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公益已经开展工作但没有挖掘其中商机,因此力量有限,他呼吁企业家在社会问题中寻找商机,“这样的商业做得越大,给人民带来的福祉越大。”他还借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的话来表达观点,“只有把社会问题的解决变成有利可图的商机,社会问题才最终能够得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解决用公益的方法来解决是烧钱的,烧钱就有瓶颈,最后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社会问题。而商业做得越大越有钱,社会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陈杰平教授也在演讲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必须不作恶、能赚钱,并努力赢取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的尊重,这是初级的要求;同时企业要努力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此外,陈教授指出,除了技术和商业以外,越来越多技术慈善为改善人类生活不断创新。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