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年5月以来股指迂回震荡上行的逻辑,很大程度与宏观经济基本面超预期有关。上半年,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无论是制造业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口增速,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都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本轮经济回暖与前几轮不同之处在于需求拉动作用相对处于次要地位,而上游的价格回升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并直观反映在上游价格向下游传导不畅以及补库周期由上游最先发起。在供给侧改革作用下,上游资源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随着上游资源品价格的快速回升,上游企业利润出现回升,推动上游企业生产走旺。2016年以来,去产能重点领域集中在钢铁和煤炭行业,大幅推升相关产品价格,带动行业盈利明显修复。截至2017年上半年,钢铁和煤炭行业已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过半。随着过剩产能逐步出清,部分中上游工业品价格大幅修复,行业盈利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而以煤炭、钢铁、有色为代表的周期性资源股,更是成为了带动本轮指数轮番走强的火车头与排头兵。
不过资金面状况暂不支持当前市场形成牛市。自7月初以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以及Shibor等短期市场利率呈现上行,隔夜利率甚至创两年新高。伴随着季末临近,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有所升温。9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创历史新高,还面临MPA考核、美联储FOMC会议等影响。与前两个季度末相比,对9月流动性环境不宜过度担忧,但也不可盲目乐观。随着猪肉价格的回升,对拉低CPI作用将趋弱,四季度CPI中枢将大概率上移。未来一个阶段货币投放或将继续“削峰填谷”,整体资金面维持紧平衡。
综合而言,在当前环境下市场将继续维持强势,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投资者不必拘泥于个股市值大小,而关注重点应该是公司品质和性价比。浙江中信 钱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