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如梦令》将传统玩出新花样
~~~《如梦令》将传统玩出新花样
~~~《如梦令》将传统玩出新花样
~~~《如梦令》将传统玩出新花样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宋词遇到民乐
《如梦令》将传统玩出新花样
赵玥
■ 《如梦令》专场音乐会一场景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一提起《如梦令》,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首先是李清照的词牌名,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的经典宋词被融进了民乐表演中,其实也很美。昨天下午,上海民族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推出《如梦令》专场音乐会,宋词的音节、格律与民乐相融,给传统民乐的演出带来了别样的魅力。

  音乐语言丰富多元

  音乐会的序幕由古琴独奏《流水》徐徐拉开,重新编排后的古曲更精练紧凑,描绘了悠远的自然景象。形由意成、形意合一的女声、古筝与箫三重奏《如梦令》是本场演出的重头戏,女声用昆曲的歌唱方式,唱出了李清照的宋词,传递出古典之美。演奏形式从独奏开始,逐渐由二重奏、三重奏一直推展到九重奏。每一首乐曲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音乐语言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意境和内涵。

  民乐突破传统禁锢

  南方曲笛和北方梆笛演绎的二重奏《吐纳乾坤》,用对奏的形式让高亢明亮和浑厚纯净的两种笛声相遇相融,虽是传统的音乐语言,互相之间的音乐结构和关系却是现代的。四重奏《如歌如诉》改编自《二泉映月》,在二胡和扬琴的基础上加入了两支箫,箫的和声衬托出了辽阔的音乐空间。这些巧妙的构思编排让民乐不断突破传统的禁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笙竽再现古代和声

  本次音乐会还特别呈现了由中国最早的和声乐器笙竽演奏的五重奏《和鸣》。成语滥竽充数里的竽在中国已经失传,只有日本正仓院里还藏有中国唐代时期的竽。据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介绍,他们特地找到乐器厂,凭借图片做出了一模一样的笙竽,从20厘米到1米多不等。演出现场再现了古代的和声演奏,质朴悠扬的声音深入听众的内心,达到了情感的共鸣。见习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阅读上海100胜65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金砖五国名导 真情描绘光阴
为何让“娘娘”变成“混混”?
当宋词遇到民乐
成龙刘涛携手献唱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6当宋词遇到民乐 2017-09-04 2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