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制五代机名副其实吗?
李鹏
■ 苏-57歼击机量产型效果图
■ 苏-57歼击机腾空而起
  上个月,俄空天军总司令邦达列夫上将在接受红星台采访时首度证实,闹得沸沸扬扬的未来前线航空兵系统(PAK-FA)——T-50终于获得制式代号苏-57。俄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公司(OAK)总裁斯柳萨里表示,这款达到第五代(中国称“第四代”)水平的歼击机已获得俄国防部首批12架订货,2019年列装部队,苏-57成为俄空天军制式装备已是板上钉钉。

  “吃老本”状态

  对于苏-57的品质,邦达列夫表示:“像我们专业的战斗飞行员都觉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飞机,该机在测试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性能,批量生产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俄罗斯人把苏-57当作挤进“五代机俱乐部”的标志,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中国研制并装备真正意义上的五代机。俄航空工业的技术创新经历了苏-27和米格-29高潮后陷入“吃老本”状态,迟迟拿不出五代机,苏-57被看作是俄航空工业复兴的标志,能像过去的俄制战机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大卖特卖。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认为,苏-57的研制拖期严重,按照原计划,首架试验机在2010年首飞后,应于2015年列装,可是研发工作屡屡遇到问题,反复对飞机实施艰难的修形。这可急坏了一位“外人”,那就是印度,因为该国在俄罗斯游说下决定投资参与,而且计划购买250架,单机采购价格约为1亿美元,可随着工程日期的拉长,尤其俄方拒绝与印方分享设计源代码,导致印度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掉进了“陷阱”,最新消息是新德里对苏-57的需求量已减至200架。

  “一架顶十架”?

  自从2010年首飞后,苏-57一直在“傲视群雄”与“名不副实”的两种观点交锋中艰难前行。尽管俄空天军总司令邦达列夫称赞苏-57“一架顶十架”,但大家的信心普遍不足,怀疑苏-57的“五代机血统”不纯。要知道,苏-57不像美国F-22隐形机那样在总体设计上“大破大立”,其主体结构沿袭既有的苏-27,没有完全按照五代机必备的“4S”性能指标进行重新设计。

  所谓“4S”,系指隐形(Stealth)、超音速巡航(Supersonic)、超视距感知(Superior-sensor)和超机动(Super-agility),目前唯一完全具备“4S”功能的只有F-22。但必须说明的是,五代机与之前战机最大的区别是隐形性能,而苏-57恰恰在隐形方面缺陷最大。苏-57的发动机布局和苏-27一样,均为机身下悬吊方案,采用机腹下双进气道,这种布局导致进气道与发动机直通,发动机风扇叶片缺乏遮蔽,高速运转的叶片形成强烈的雷达反射源,很难实现有效的前半球隐形。

  更麻烦的是,沿用苏-27机身的苏-57为了追求较好的气动效果,中部截面设计得很小,导致机腹部无法设置大型弹舱,无法容纳足够多的导弹。由于苏-57在试飞过程中从未公开过机腹弹舱真相,其可用性令人怀疑,甚至有人称苏-57只能在机腹挂两枚中距空空导弹,这和典型五代机携带六枚中距导弹相比相距甚远,这意味着苏-57每一战斗架次只能中距拦截一个空中目标(用两枚导弹拦截),战斗效能不佳。从总体看,苏-57没有摆脱苏-27的窠臼,且开发时间长,配套武器装备未能及时在现役战机上得到前期验证,难怪有人质疑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代机。

  李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阅读上海100胜65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新媒体助力强国大打心理战
俄制五代机名副其实吗?
军界瞭望
卡尔逊突击队:美军里的“八路军”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2俄制五代机名副其实吗? 2017-09-04 2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