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布局 打造未成年人修身网络
一是分类化布局。充分依托线上平台、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修身基地、村居学习点等培训阵地,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二是项目化布局。加大修身基地建设培育、十五分钟学习圈经验推广、金山情区域文化辐射、戏曲进校园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传统文化传承等修身项目。三是多样化布局。开展仪式教育、班团队会、戏曲歌舞、民俗文化、体育竞技等广大师生、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修身学习活动,提升市民修身行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有效性。四是社会化布局。紧紧依托政府各级部门支持,大力整合学校和社区资源力量,形成家、校、社“三合一”的修身行动合力。
立足学校
亮出金山校园修身名片
一是抓阵地,营造修身宣传氛围。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网站、微博、微信、橱窗、电子屏等媒介,通过班队会、少年团校、学生党校等平台,大力学习宣传文明修身。二是学礼仪,丰富仪式教育内涵。将文明修身主题内容融化在入队仪式、入团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仪式教育之中。利用“我们的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是讲文明,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确保师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和常态化。四是树品牌,打造学校修身教育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文明修身要求融入全体中小学“金山情”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款款金山情”、“历历故乡景”、“浓浓乡土味”、“悠悠家乡谣”四大活动体系。
带动家庭
形成家庭教育修身氛围
一是通过“小手拉大手”,发挥1+6文明修身蝴蝶效应。传承好家训,弘扬好家风,带动家庭成员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交往、文明用语,努力形成“金山亲子齐修身”的良好氛围。二是创设家长驻校制模式,完善家长学校建设。2014年成立了全市唯一一家去行政化的区级家长联合组织“家庭教育促进会”,发挥家校合力,实现家校沟通互联,家促会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推进家校社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成为推进金山修身行动的重要力量。三是开展文明修身“公益行”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亲子修身嘉年华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灌输文明修身的理念,形成文明齐家共修身的新局面。
辐射社区
展现社区教育修身品牌
一是提升教育系统文明修身基地建设品质,进一步挖掘区域13家校外教育基地,14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二是拓展学校少年宫文明修身的课程建设,培育具有金山特色的学校少年宫(36个)修身课程和品牌,比如山阳中学学校少年宫的民乐课程、廊下中学的剪纸课程等。三是在全区积极推广十五分钟学习圈经验,形成了镇社区学校——村、居教学点——多元学习点“三位一体”的终身学习格局。学习内容涵盖道德法制、健康休闲、民族技艺、民俗文化等,以讲演看说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呈现。至今,金山已建立285个学习点,举办各类学习活动2824次,参与市民达11657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