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角深入人物内心
从最为著名的《玩偶之家》到《海上夫人》,易卜生现代剧的创作触角越来越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其笔下也走出了一批独立自主的女性——《玩偶之家》中毅然出走的娜拉、《群鬼》中勇于冲破男权束缚的阿尔文太太、《罗斯莫庄》中敢于爱憎的吕贝克、《建筑大师》中青春动人的希尔达以及“海上夫人”艾鲡达。在男性主导世界的19世纪末期,易卜生写下了《海上夫人》,赋予女性自由追梦的权利,王媛媛则以女性创作者的视角塑造了一个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艾鲡达。在《海上夫人》中,艾鲡达对大海和“陌生人”有一种异常的狂热,她选择嫁给凡戈尔医生来摆脱“陌生人”对自己的控制,选择大海来满足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当凡戈尔把选择权交还给艾鲡达时,艾鲡达幡然醒悟——她爱的人始终是凡戈尔,当她可以自由选择时,才真正摆脱了“陌生人”。
与自由本身相比,王媛媛更看重选择的自由:“自由并不是男人给的,而是艾鲡达自己争取来的,这是易卜生对女人精神世界的关爱。”虽然是100多年前的作品,但在当下依然有现实意义。
舞剧标准要求演员
该剧女主角陈数,曾就读于北京舞蹈学校附中,在东方歌舞团当了7年舞蹈演员,转行当演员后,塑造了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王媛媛看中的不仅是她的舞蹈功底,还有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王媛媛看来,演员和艺人是不一样的,娱乐圈里有很多不纯粹的艺人,而陈数很享受舞台上的纯粹,愿意从舞台表演中获得心灵的感受,这是非常难得的。
《海上夫人》里有不少舞蹈与话剧结合场景,陈数的加入让导惯了舞剧的王媛媛感到非常得心应手。王媛媛坦言:“我不希望这部剧看上去像舞蹈家演的舞剧,我希望她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呈现艾鲡达这个人物。但如果换一个没有受过舞蹈训练的人来演这戏,这戏就不能成立。”
王媛媛几乎用舞剧的标准来要求演员,舞台布景也延续了舞剧一贯的极简风格。一个白色巨框、一缸金鱼、一块海边的礁石、一个指路牌、几把椅子、一幅画,构成了整场话剧的主要场景。剧本的若干象征意义也延续到了舞台上。关于白色巨框,王媛媛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艾鲡达家中的花园,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艾鲡达心中束缚自己、保守于心中的那一方天地。我希望观众自己去想象。”
有趣的是,《海上夫人》上海巡演的第一场结束后,舞台上鱼缸里那条象征艾鲡达的鱼竟然跳了出来,这不禁让王媛媛感慨:“难道这条鱼也听懂了艾鲡达的倾诉?” 见习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