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从来高难问。天池的天,同样不可琢磨。
2016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港澳听众联谊会去延边调研。港澳听众来到朝鲜族聚居区,兴奋莫名,客串记者,有无数问题相问。同攀长白山,又是一喜。发车时,天清气爽,大家都很高兴,一切都是好迹象。但也略有担心,听说有位领导,来此三次,未见天池真容,可见天意难测。车到山脚,已有坏消息传来:山上有雨。但我们仍然抱着会有好运气的想法,继续前行。车到半山,已见有雨,停歇观光。半山的工作人员都穿着棉大衣,而我们都着衬衫。待要上车进行最后一段路程时,正式被告知:山上雨大,不能前行。能否前行,等待通知。我们只好在商店和附近坐坐、看看、逛逛、喝喝。山上的空间毕竟有限,而商店更是狭小,雨又在不停地下,终于等得心烦。欲折程回返时,得到通知:可以出发。
真是天意难料!等车到山顶,未下车,雨又复下。而此时,海拔已升数百米,人冷得有点哆嗦。等了不少时间,雨未有稍减的样子。打算折程回返,总是心有不甘:既已上得山顶,总要一探究竟。于是冒雨上行。低质量的雨衣,早已破损。而鞋套,已坏成累赘。愈往上,雨愈大,而且还夹着冰雹。上到山顶,能见度不到十米,图上所见过的天池,没有一丝踪影。胡乱凑近“天池”石碑照了一个形象模糊的照片,大口喘几口气,便下山来。下行更是不顺,又遇大风,人都有飞起来的感觉。
穿着衬衫,外裹雨衣,而身边劲风吹动,雨雹纷飞,空气在零摄氏度以下,冻得我们嘴唇发紫。我们四人相互搀行,弯腰弓身,降底高度,以防被风刮倒,低头耸肩地慢慢前行。稍抬头,前面遇上一个香港女学生也在弯腰弓行。单薄瘦弱的人,一副要被吹倒的样子。看到我们,一把拉住。而此处道路狭窄,只能并行四人。我们只好分行,前面三人,后面两人,一步一步地挪回到停车处。
上得车来,我们还在抖个不停。回宾馆的路上,人们还未从寒冷中回暖,无人讲话。晚餐时,那个拉着我的学生,前来敬茶,并赠我姜糖。我们举杯,相庆这难忘的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