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蓝天下的至爱
     
本版列表新闻
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发布~~~
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发布~~~
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发布~~~
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发布~~~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发布
多个公益品牌提供上海慈善经验
李一能
  9月5日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来自北上广三地的专家学者和多位知名企业CSR负责人齐聚2017上海慈善论坛,围绕“现代慈善与社会转型”各抒己见,从西方到东方、从现象到原理、从理论到实践,论坛上各位嘉宾华山论剑、畅所欲言,共议慈善大计。与此同时,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腾讯大申网在论坛期间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互联网公益发展报告—上海的实践》。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出席论坛并致辞。

  作为本次论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腾讯大申网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互联网公益发展报告—上海的实践》。作为全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领先地区,上海的慈善组织在互联网慈善领域交出了优异的答卷,“蓝天下的至爱”等城市公益品牌提供了“上海经验”和“上海视角”。冯国勤以“聚众人之善,成社会之爱”为题为发展报告作序,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推动“人人可慈善,时时做慈善”模式中的作用,加速了“人人公益”时代的到来。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谢玲丽以《社会转型与现代慈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论坛主旨报告。她分别介绍了为云南培训千名乡村教师、千名乡村医师的市会“云南‘双千人’计划”、救助全国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的“‘美滋润心’关爱儿童专项基金”、以及搭建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组织共赢平台的“蓝天至爱计划”;分享了在社会需求愈发多元化的背景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积极探索转变运营理念及运作方式、寻求协同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未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将继续保持跨界合作及多元协同的机构运作模式,探索立足社区,精细化项目管理的项目运行方式,同时持续创新,充分开发和利用互联网平台,走出一条适合现代社会的现代公益慈善之路。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朱健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倪受彬、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施蔷生应邀参加论坛,并分别以《中华慈善原理初探》、《公益慈善的意义脉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慈善信托财产投资管理法律问题》、《慈善动力与时间银行》等为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也在论坛上发布了2017年度研究课题。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文汇报》社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锦昌,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副局长周静波,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副秘书长、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国,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杨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华,副理事长王乐齐、施南昌、姚宗强,常务副秘书长胡曾耆、马仲器等,以及爱心企业、公益人士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7版:好吃周刊
   第A28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30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A31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A32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多个公益品牌提供上海慈善经验
安利健康慈善慢跑10月起跑
市慈善基金会“生育援助热线”再扩容
广告
新民晚报蓝天下的至爱A26多个公益品牌提供上海慈善经验 2017-09-14 2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