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了18年的特殊教育,连续15年担任辅读班的班主任,她班里的孩子个个特殊,有的严重智障、有的患有癫痫或自闭症。她说,一名特教老师就是要用天使般的魔力凝聚孩子,用爱融化那一颗颗“冰冻”的心。因为,她坚信每个生命都是最美丽的。
小艳有了好心情
每天早上一进教室,同学们就会找出代表不同心情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脸蛋图形,贴到“心情驿站”墙报栏里。红色代表好心情,黄色代表心情一般,蓝色代表坏心情。而周颖芳每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仔细察看每个学生的心情变化,及时与黄色和蓝色心情的同学聊聊。
小艳的父母离异了,她本身还患有轻度智障。她贴出的心情很少有红色的。“通过多次的谈心,我了解到她的坏心情大多源于家庭的氛围。不料,有一天早上我一进教室就发现她贴上了红色图形。原来,在上学的路上,小艳看见有位老爷爷倒在地上,还流了血。于是,她赶忙上前扶老人坐起来,帮他抹掉嘴角边的血,同时还喊来一位围观的阿姨,拨打了110。”周颖芳说,自从做了这件好事,小艳每天的好心情越来越多了。“我想,教师就得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和鼓励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她说。
失而复得的奶粉
一天放学后,小侯同学对周颖芳说,早上发给每个学生的一包奶粉丢了。周老师一边安慰他不要着急,一边开始“破案”。她把负责发奶粉的小何同学找来谈话,经过一番耐心交流,小何承认奶粉是他多拿了一包带回家了。“你为何这样做?难道你特别爱吃?”“我是想带给隔壁阿姨家的小宝宝吃的,另外一包我想给妈妈吃,所以才拿了小侯的那包。”“哦,看来你的出发点也不坏,非常有爱心和孝心,但这种行为却是十分错误的。”“我错了。如果同学们知道是我拿的,他们会看不起我吗?”“认识到错就是个好学生。老师会向大家说明是你误拿的。”
奶粉失而复得了。周颖芳说:“我没有在全班公开批评小何,反而帮他巧妙地‘掩盖’过去了,这也是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从后来小何的表现来看,那次对奶粉事件的处理,还是很有效果的。”
送毕业生去上班
小王同学找到了工作,第一天去上班时,是由他的妈妈和周颖芳老师一同陪着去的。“这是一个箱包厂,给小王安排的工作是在一张长40厘米、宽3厘米的皮子上贴上二条双面胶。看似十分简单的活,可是对小王来说却并不轻松,因为他小时候身体出了次意外,造成双手出现不停抖动的现象。”周老师说,整整一天她和师傅一起指导小王干活,帮他纠正手势,并不断地鼓励他。
午休时,周颖芳还找到了厂长,希望企业能耐心地教像小王这样的残疾新员工。但厂长说:“如果他们实在不能胜任工作,就回去吧,厂里会照发工资的。”周老师说:“小王能来上班,老师和家长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他能自食其力。长时间地呆在家里,人就会废掉。所以,对这些特殊的年轻人来说,工作比工资更重要。”厂长听后也连连表示赞同。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