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沪剧院昨首推“曼妙花园会”
~~~上海沪剧院昨首推“曼妙花园会”
~~~上海沪剧院昨首推“曼妙花园会”
~~~上海沪剧院昨首推“曼妙花园会”
     
2017年09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沪剧与年轻人
谈一场恋爱
上海沪剧院昨首推“曼妙花园会”
王剑虹
■ 与沪剧的“亲密接触”,让年轻人兴奋不已
■ 学画团扇
■ 学唱沪剧
  在沪剧西装旗袍戏中常用的道具团扇上学画梅花,听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用上海话朗读一遍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再拿着谱子跟沪剧院青年演员王丽珺学一学沪剧《家·瑞珏》中《卜算子·咏梅》的唱段。有兴趣也有勇气的话,还可以拿着刚刚画好的团扇上台跟着茅善玉一起练一练这一段戏中的身段,拿着团扇亮相、向外推出、抬起扇儿远望,再扭动腰肢来一个娇羞的以扇遮面……昨天下午,上海沪剧院新推的公益普及系列活动“曼妙花园会”,在黄浦江畔的一幢老楼内举办了一场“沪剧诗词赏音会”,来自北大上海同学会、上海学生戏剧联盟等团体的年轻人们兴致勃勃地与沪剧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玩得不亦乐乎。

  昨天的活动现场衣香鬓影,绝大部分女性都身着旗袍,或娇艳或沉静或华丽,茅善玉身着一件白色无袖旗袍穿行在人群间,十分显眼。她告诉记者,来参加活动的绝大部分人都不是沪剧爱好者,但他们都对传统文化和海派文化有兴趣。乍一看,昨天的活动不像是沪剧的普及推广,倒像是一次海派文化的体验活动,但细品,却处处有沪剧的影子——在现场演奏的两位美女乐手是沪剧院乐队的,现场指导大家画团扇的是沪剧院舞美队的画师……

  谈及推出该系列的初衷,茅善玉说,在今年上海沪剧艺术节的一次活动中,二十多位来自北大上海校友会的同学表现得对沪剧相当有兴趣,让人很受鼓舞。而在三年前,上海沪剧院针对小朋友推出了沪语训练营,接着又搞了沪剧艺术节。今年的沪剧艺术节闭幕式,有5000多个观众参与。“现在年纪小的和年纪大的两头都有了,缺的是‘中间力量’。而‘曼妙花园会’面向的正是年轻观众这一‘中间力量’。于是,沪剧院的年轻人想出了下午茶这样一个点子,‘曼妙花园会’应运而生。”说到“曼妙花园会”这个名字,茅善玉解释说,“曼妙”代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浪漫气质,而“花园会”则是沪剧传统戏中很常见的折子戏名称,在沪剧《啼笑因缘》《叛逆女性》《大雷雨》《石榴裙下》《雷雨》等著名剧目中都有以“花园会”命名的折子戏。

  据介绍,“曼妙花园会”初步确定每个月举办一次,每次的主题各不相同,比如书画、旗袍等等,都以传统文化、海派文化为主题,每次活动之间有延续,也会有新鲜内容加入。当然,唯一不变的是渗透其中的沪剧元素。“曼妙花园会”的下一次活动计划邀请作家王小鹰来谈谈她的《长街行》,因为沪剧院将开排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沪剧。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3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4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5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文化体育设施新风景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科创上海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健康
创刊一甲子 《收获》收获丰
让沪剧与年轻人 谈一场恋爱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6让沪剧与年轻人
谈一场恋爱
2017-09-25 2 2017年09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