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影视业画“红线”遏制明星高片酬~~~
影视业画“红线”遏制明星高片酬~~~
影视业画“红线”遏制明星高片酬~~~
影视业画“红线”遏制明星高片酬~~~
影视业画“红线”遏制明星高片酬~~~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视业画“红线”遏制明星高片酬
又闻“雷”响
但愿“雨”下
俞亮鑫
  国庆前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四大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规定将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片酬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片酬不低于总片酬的30%。这是近年来影视行业首次针对明星高片酬顽症画下的“红线”,同时也是影视行业第一次将限薪政策具体化。

  制作费用捉襟见肘

  近年来,明星片酬疯涨一直困扰着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有些影视剧组的明星片酬几乎达到了制作总成本的70%甚至80%,一部成本为3亿元的电视剧,明星就要拿走2亿元片酬。如周迅、霍建华主演的《如懿传》,两人片酬竟高达1亿多元。而在美国、日本、韩国,演员片酬一般只占电视剧投资的10%至20%。明星高片酬致使服装、道具、制景等其他投入严重不足,也使整个行业几乎都在“为明星打工”。在“如何推动国产剧品质提升”的问卷调查中,人们对“限制明星高片酬”的呼声最高。

  著名编剧高满堂指出,现在拍摄一部成本为1亿元的电视剧,要请到一些当红小鲜肉,片酬都基本在7000万元至8000万元之间,只有两三千万元留给导演、编剧、团队和后期制作。制作费用捉襟见肘,使作品中的垃圾大量出现。

  真正遏制并不容易

  问题是,备受质疑的明星天价片酬,是否会因这一纸“意见”出台得到遏制?记者采访了一些影视人,他们虽对这一限薪“意见”表示欢迎,但对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因为这只是行业协会的一种“意见”,不具强制性,在具体执行时仍有模糊空间。

  上海广播影视制作行业协会会长杨震华说,对明星提出限薪要求总比没有限薪好,这是有意义的。但真正要把明星高片酬降下来并不容易,需要有更多细则出台。全部演员的总片酬规定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但明星仍可找到方法进行规避。如演员能以投资方式参与分账;演员可兼顾问、策划、导演、出品人,以各种名分增加收入;演员还可用自家公司名义“消化”片酬……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说,更奇怪的是我们这里的明星高片酬还不用交税,拿的都是税后的净收入,税都由影视公司代扣代交。美国好莱坞明星片酬虽高,但大部分都交了税。我们的税收管理必须跟上,要通过对明星高片酬的高税收把片酬真正压下来。

  多管齐下方能奏效

  明星畸形的天价片酬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仅凭四大行业协会的一纸“意见”就能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不现实。去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购播工作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在电视剧购播过程中不得指定演员、划定明星演员范围、以明星演员为议价标准。这说明,助长明星片酬疯涨的“唯明星论”早已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但要真正改变这一市场乱象,引导行业良性发展,难度依然不小。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明星不愿降片酬,剧组为满足成本配置比例,只有提高制作成本一途。这是否意味着天价片酬要靠天价投资来平衡?若这样,会在客观上加剧市场风险。因此,要真正消除这一顽症,需要多管齐下,总局在颁发电视剧、网络剧播出许可证时,能否将成本配置比例纳入审核?明星高片酬如何用高税收进行平抑?如何防止影视公司为明星税收代扣代交?明星自己不交税是否应视为偷税漏税?

  正如新一届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指出的:“电视剧的大量资本都流向了明星,这是不正常的。”他表示,明星报酬高于其他演员或工作人员是合理的,但明星片酬畸高就会严重影响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这需要广电、审计、税务等多个部门下决心共同制定量化标准、实施细则来解决。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98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新民印象/目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佚名”者终于有了名
又闻“雷”响 但愿“雨”下
不要沦为一纸空文
《十八洞村》昨在京首映
公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9又闻“雷”响
但愿“雨”下
2017-10-10 2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