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特朗普向来特立独行,但是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倒并非是个人的心血来潮,这一举动反映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巴以政策。
在退出前,美国已有6年多没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交纳会费。2011年,阿拉伯国家及其伙伴利用在教科文组织中的多数地位接纳“巴勒斯坦国”为正式成员,压倒了美国和以色列。此举直接导致美国政府不再向教科文组织提供资金,因为美国国会早已立法规定,政府不得向任何承认巴勒斯坦为其正式成员的联合国组织缴纳会费。
美国这一立法的目的就是要将“除非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缔结和平协定,否则联合国就不得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的巴以政策永久化,以防有哪届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退缩让步”。实际上在2015年,当时的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就以“削弱美国影响”为由向国会申请特殊豁免权,好向教科文组织支付会费。为了争取国会支持,白宫还提出,如果此举导致其他联合国组织接受巴勒斯坦为正式成员,那么豁免就立即失效。
不过对于这一申请,美国国会无动于衷。在国会山看来,2011年起实施的“惩罚措施”可谓“效果显著”,毕竟此后没有一个联合国组织敢于接纳巴勒斯坦为正式成员,遏制住了后者在联合国取得“外交胜利”的势头。
2016至2017年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先后通过了多项在巴以冲突中“站队”的决议。诸如将耶路撒冷的金顶清真寺单纯描述为穆斯林的祭祀圣地,将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的部分城区确定为巴勒斯坦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举措都进一步激怒了以色列和美国。最终,特朗普政府决定效法共和党强硬派总统里根,进一步“惩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