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陈先生闲来无事,打开微信“附近的人”,想借网聊打发时间。突然,新增好友验证名录中,一个清新妙龄女子的头像吸引了他的注意。通过好友验证,他与姓徐的女子迅速攀谈起来:从星座性格聊到兴趣爱好,从生活失意聊到人生理想,正值适婚年龄的小陈与徐某越聊越投机,互生好感。让小陈欣喜的是,聊天当中,徐某谈到自己也尚未婚嫁。因此,小陈主动提出想与徐某谈恋爱。但徐某模棱两可,小陈不免有些灰心。
过了几天,徐某在微信突然不怎么说话了。经小陈再三询问,徐某才支支吾吾透露,自己最近生病住院了,急需用钱。鲜有社会经验的小陈听说自己的“梦中情人”生病了,当即就通过支付宝给对方转了2万多元现金。徐某万分感激,但也表示后续还需要不少费用。小陈转念一想,自己追求的女生有困难,这不正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么!于是,他又四处找同事朋友借钱,前后拼凑了4万多元,陆续给徐某转了过去。
然而,几天后,当他再次微信与徐某聊天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小陈越想越不对劲,便报了案。警方迅速展开侦查,事实令小陈大吃一惊。原来,徐某只是化名,夏某才是其真名,头像也是夏某从网上下载的,并非其本人。夏某早已结婚,其丈夫挂靠在公司打零工。夏某家庭状况很不好,需要抚养5个孩子,就在骗取小陈钱款时,最小的孩子才刚出生。骗取的钱财也并非用于治病住院,而是用于补贴夏某的家庭花销开支。
被警方逮捕后,夏某如实坦白了欺骗小陈的经过,表示愿意尽快偿还欠款,但目前尚无全额还款能力,需要等到十月份丈夫将房屋抵押后才能还清。法院综合考量了夏某隐瞒身份、头像、家庭状况和借款用途,及其主动坦白、积极退赔部分钱款、确有认罪悔罪的表现等,经审判,夏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