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村素有山明水秀之美称,前阵子,一名水库巡逻员在巡至南头坞水库时,不经意间发现一群水母正在水中翩翩起舞,这罕见的场景令人十分吃惊。为了揭开它的真面目,村干部邀请了浙江自然博物馆钱周兴教授到现场进行鉴定。村民们随机用干净的玻璃瓶从水库中打捞起一些“水母”,通过肉眼可以发现,这些可爱的小生物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游动时一伸一缩,就像一把把小伞,十分可爱。
钱教授在仔细观察后很肯定地表示,这就是“桃花水母”。要知道这些水母来头可不小,它们属于淡水水母,学名“杭州桃花水母”,是国内现有的9种“桃花水母”的其中一个品种。它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已有几亿年以上的生存历史。由于其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活体又极难制成标本,所以,其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濒危生物”。
那么,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怎么会“落户”东山村呢?“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东山村自然环境好、水质优、水温适宜,这些因素恰巧给这种物种从水螅体成长为水母体提供了优质条件,因此它们在这里得以大量繁殖。”钱教授说。
东山村村支书记徐志兴在高兴之余表示,“能出现这么珍贵的小生物与村里的‘五水共治’工程不无关系。”近年来,由于实施“五水共治”,东山村的环境变得更好了。尤其是生活污水纳管以后,随着剿劣的推进,村里对山塘水库也进行了管控,禁止村民洗衣、钓鱼、游泳,并将污水统一进行处理,使得全村的水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进化镇农办相关人员介绍,近期,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中国小鲵——蝾螈、云豹……各种珍稀野生物种已在村里不断惊现,这就是对“五水共治”成效的最好印证。“相信不久的将来,‘桃花水母’也会成为进化镇一处不同寻常的美景。”徐志兴说。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葛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