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带状疱疹不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
带状疱疹不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
带状疱疹不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状疱疹不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
患病记得先治痛 避免留下神经痛
吴瑞莲 曹黎静
  吴瑞莲 曹黎静

  得了带状疱疹,患者往往在皮肤科打转,殊不知最该去的是疼痛科!今年10月16日~22日是“中国镇痛周”,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疼痛科主任万燕杰教授看来,带状疱疹不仅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小孩和年轻人神经修复能力强,所以不太会出现神经痛,而中老年人代谢缓慢,50岁以上的人一半以上会留下后遗痛,且治疗难度大。其实这些病人若在发病1-2个月内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万主任强调,尤其是50岁以上、患有糖尿病或肿瘤等基础性疾病、抵抗力较差的人群,最好在发病早期到疼痛科进行干预,对神经进行修复。

  病毒破坏神经

  即使轻碰也像刀割

  目前,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最新调查表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超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发病率的总和。但是,许多病人都是在治疗期间走了许多弯路,最后通过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才转诊到疼痛科。

  翻开成阿婆厚厚的病历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有关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求医经历。9年时间,25家医院,成阿婆先后辗转各大小医院皮肤科、神经内科,多次治疗,但疼痛却难以根除。“大冬天不敢穿衣服,外面要用一个铁丝的架子把皮肤保护起来,皮肤一点也不能碰,碰上去就会感觉到是有一万根针在扎,或者有一万只虫子在咬,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每当她向子女哭诉疼痛难忍时,子女都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皮肤已经恢复正常,疼痛还会存在?他们认为是老人太过矫情。

  万燕杰主任介绍,疼痛是带状疱疹最早的表现,且有一定特征,即针刺样,闪电样,烧灼样疼痛,间断发作,皮肤摸上去疼痛。由于没有出疱,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比如当带状疱疹侵犯头面部出现疼痛时,病人会误以为是头痛而跑去神经科;当带状疱疹侵犯腰部,患者又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而跑去骨科,从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治。”

  据了解,目前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而带状疱疹的发作,从局部皮肤疼痛开始到疱疹消退,也要经过2-3周的时间。万主任说:“其实这就是病毒肆虐,侵害神经的一个完整过程,所以有些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他提到,由于年轻人神经修复能力强,所以采取传统的抗病毒治疗即可。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来说,神经包膜长时间得不到修复,便会产生神经痛。像成阿姨这样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往往痛不欲生,且治疗难度大。万主任坦言:“这恰恰说明了,传统的治疗手段可能并没有真正有效地阻断病毒对神经的侵害,控制疼痛,拖延下去常常会遗留神经痛。”

  摆脱神经痛

  应尽早保护受累神经

  据介绍,如果在急性期不能有效地控制神经纤维上的炎症,保护神经,那么随后的3-4周时间里,神经就可能产生明显的损伤,最后神经纤维逐渐变性,萎缩,坏死,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万燕杰主任认为,患者不仅要关心皮肤上看得见的“疱疹”,更要关注皮下正在被病毒蚕食、破坏的神经纤维。“治疗带状疱疹,皮肤不是重点,神经才是重点。”他强调,若疾病早期在神经旁边“浇灌”促进神经修复的营养,来促进神经修复,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他介绍,在带状疱疹早期要抗病毒与保护神经并重,尽早控制病毒发作,使疱疹尽快消退,同时保护受累神经,抗神经炎症,减少病毒对神经的侵害。后期则应针对遗留的神经痛,从调节神经功能,营养神经角度进行治疗,重点在于促进受损神经修复。因此在面对带状疱疹时,疼痛科医生一般会联合用药,即针对病毒使用抗病毒药物,针对疼痛的发病机制选择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改善神经代谢药物,同时还会视情况还会加入介入技术等综合治疗,不让带状疱疹留下神经痛。

  万主任说:“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是可治之病,关注受损神经,保护神经,促进受损神经修复,远远胜于单纯镇痛。”他建议,得了带状疱疹,不能只想着去皮肤科“治病”,而应先去疼痛科“治疼”,更不能误以为疼痛会自愈就硬扛,等后遗痛来了才想着用上止疼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带状疱疹的发生都与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有关,而肿瘤的发生也与免疫缺陷密切相关。因此,万主任提醒,对于发生带状疱疹的老年患者来说,应注意恶性肿瘤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以往曾出现过结节等肿瘤早期表现或存在前列腺肥大等基础问题的老年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专家简介

  万燕杰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浦东新区学术津贴专家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疼痛科主任

  上海市疼痛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与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疼痛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委。高等教育麻醉教育研究会理事。

  先后获得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科技成果和科技奖10项,发表国际国内论文50余篇。

  专业从事疼痛诊疗十余年,用现代疼痛诊疗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对疼痛病因诊断的基础上,擅长影像学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源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痛、肩周炎、网球肘、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急慢性疼痛,各种疑难疼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连载
   第A22版:阅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教育
   第A28版:校园院线/新民教育
   第A29版:校园院线/新民教育
   第A30版:金山教育/新民教育
   第A31版:汽车周刊
   第A3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扫一扫
患病记得先治痛 避免留下神经痛
警惕厨房“卫生死角”危害健康!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A25患病记得先治痛 避免留下神经痛 2017-10-18 2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