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活动与强劲厄尔尼诺现象的共同作用下,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工业化前水平的1.45倍。公报显示,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密集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增多、森林采伐、工业化和与化石燃料相关的能源使用都加速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公报还指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迅速增加,有可能引发气候系统前所未有的变化,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失调。世界气象组织对此表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能存留数百年,在海洋中存留的时间更长。自然规律显示,今后将面临更加炎热、更加极端的气候。如果不能快速消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全球温度在本世纪末升高的程度将远高于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所设定的目标。
世界气象组织的这份年度公报是基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视网计划的观测结果。这些观测结果有助于跟踪温室气体的变化水平,并作为早期警报系统,探测这些针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大气驱动因素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还在努力改善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天气和气候服务、支持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优化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的使用,需要有新型的天气、气候和水文服务。而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联合国环境署也会在31号单独发布一份《排放差距报告》。报告将跟踪各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所作的政策承诺,并分析这些政策将如何转化为到2030年的减排量,明确概述排放差距以及将采取什么弥补行动。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此前表示,目前全球的排放量仍然太大,需要逆转。过去几年,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很大关注,但必须加倍努力确保这些新的低碳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掌握了很多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现在需要的是全球的政治意愿和一种新的紧迫感。
《温室气体公报》和《排放差距报告》联手为将在德国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科学决策基础。此外,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和其他合作伙伴正在努力建立一个“全球温室气体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建立在世界气象组织长期的温室气体仪器测量和大气建模经验的基础上,以提供相关信息帮助各国追踪其国家排放承诺的实施进展、改进国家排放报告并通报其他减缓行动等。 (张婧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