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以外滩为对象的创作里,万国建筑博览群牵动了一代代画家的心,海派画家们都乐意在外滩面前激荡自己的艺术激情。这些作品从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审美视角,各个不同季节表现外滩建筑的特色、风貌,让外滩在画笔之下回到人们的视线中,让上海的一代代年轻人了解外滩,让世界看到上海的风云变迁。
百年春秋,白驹过隙,从西方引入的这些建筑样式体现了欧洲各个时期的风格,当它们在黄浦江畔矗立百年,却不知不觉地注入了东方神韵,在那条天际线下,涌动着时代的脉象。我们不仅仅要把它的建筑特色表现出来,更要通过绘画展现历史的变迁和文脉的演变。冬来
百年外滩百年交响,万国建筑博览群是凝固的乐章,黄浦江是流动的五线谱,来往的游船是跳动的音符,记录和奏响了一个时代的乐章。
“百年交响——上海外滩百年历史变迁油画作品展”今天下午起在刘海粟美术馆揭开帷幕。这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上海外滩为对象的主题油画创作工程,选择在联合国世界城市日举办展览,是为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在见证外滩历史延续的实践中书写新篇章。
百件作品画百年外滩
展览汇集来自上海艺术界夏葆元、魏景山、方世聪、黄阿忠、姜建忠、李向阳等80多位画家的百余幅精品油画,题材涵盖中山路外滩的沿线风貌及外滩区域内的外白渡桥、天文台、上海解放纪念碑、半岛酒店、十六铺码头等建筑与场景。
策展人黄阿忠介绍,提出设想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策划、组织及筹备工作,今年9月初,组委会征集了上海老、中、青三代知名画家的200余幅作品。在评审委员的严格筛选下,最终入选103幅。
画外滩有传承有历史
留住记忆,未必只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发展,并有了更多向前的动力。举办这次展览,出版同名作品集,旨在把外滩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的变迁,通过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外滩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公众视线。
上海画家用画笔描绘外滩历史建筑。他们用油画、国画、水彩、版画、连环画等形式创作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上海艺术家刘海粟、颜文樑、林风眠、赖少其、沈柔坚、杨可扬、陈逸飞等也不断创作外滩建筑群,留下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最容易但也是最困难
有评论家提出,画外滩最容易,也是最困难。每一位到过上海的游客,都见到过外滩是什么样子,但画家笔下的描摹,可否透过建筑的外观,映射出百年变迁里的人文情感?能否艺术地再现我们对外滩的再认识,触及时代的精神,这都是对艺术家的考验。参与本次画展的艺术家中大多数都是对上海充满情感,最短也在上海居住了十年以上。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