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块,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即使这两个指标达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还不能根本解决,因为要面对放开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的适龄人口。第二块,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怎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决学生自愿性失学的问题,把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第三块,到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带动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措施。”
——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改革攻坚,教育有“三块硬骨头”。
“与2009年相比,2016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增长了74%,在园幼儿增长了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提高了27个百分点。从普及水平看,我国学前教育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加快构建。”
——统计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资源总体不足;二是教师队伍跟不上;三是运转不够稳定;四是一些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教育的“短板”。
“下一步发展学前教育,将进一步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普及达85%和普惠达80%上下功夫,重点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幼儿园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幼儿园建设与城镇化、二孩政策的衔接,尤其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积极推动地方加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和教师补充机制,着力建立学前教育成本负担机制,解决幼儿园在教师补充、工资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加大无证园清理规范力度,实施科学保教,尽快扭转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
“受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失学辍学现象,初中学生辍学、流动和留守儿童失学辍学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专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建立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覆盖面、入学率、巩固率持续提高。
“为了有效抑制辍学现象,首先要坚持依法控辍,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履行政府法定职责。同时,要做到提高质量控辍,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要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吸引力,让孩子们从小愿意上学。还要落实扶贫控辍,避免因贫失学辍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
“首届新高考虽然实现了平稳落地,但到2020年建立起中国特色高考招生制度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专家指出。今年6月,上海、浙江两地率先进入的“新高考”时代,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复杂、最难啃的“硬骨头”。
“评价一个学生,除了知识水平外,志向、能力、兴趣等内容也很重要。但如何量化综合素质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与落实。”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表示,高考改革也带来了高校招生与录取方式的变革。在今年上海和浙江的实践中,“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体系仍然不够健全。
本栏编辑 黄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