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和上海博物馆一起出镜的国宝守护人是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至于到底选择了哪三件宝物代表上海博物馆亮相,杨志刚希望把悬念留到最后一刻,欢迎观众从12月3日起收看央视播出的《国家宝藏》。
上海博物馆作为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将再一次地打开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如何在浩瀚璀璨的几万件文物中选择精品中的精品,并用90分钟时间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是一道幸福又困扰的选择题。杨志刚说,到目前为止,央视没有让我们透露这三件究竟是什么东西,我是觉得九个博物馆这二十七件宝物一定是有一个顶层设计的,这个顶层设计是把最重量级的、最有吸引力、最能够讲故事的文物挑选出来,这里面还要兼顾到九大博物馆整体上的平衡。我们有一百多万件文物供挑选,肯定会有困扰。我们将从上海博物馆中最有优势的一些文物类别入手,就是青铜、陶瓷、书画、工艺这四大门类里面来进行考虑的。
杨志刚透露,上博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博物馆,我们的定位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要是挑选的话,肯定得代表中国古代艺术文明的、最有厚重力量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而且还要考虑到和其他八个博物馆之间整体上的平衡和搭配。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上博近年来思考的一个大问题,在杨馆长看来,借助媒体的力量和影响让文物活起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的审美方式也在改变,所以说,博物馆首先要做好对于观众需求的研究。另一方面,博物馆是高雅艺术聚集地,我们也要用博物馆的高雅艺术去引导老百姓,博物馆对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