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有枯萎的常青树
任哥舒
  任哥舒

  近来的两个活动,使我心中泛起层层波澜。

  一是参与组织《小朋友》杂志创刊95周年封面展,95个春秋的沧桑,又重现在我们面前。崇敬中,想到一定是一本本杂志连缀成列车般长长的壮观景象,实际与这倒是相似,一长排一长排,一厚叠一厚叠,如小山似的堆积的合订本。又理所当然地以为,近百年的杂志应该似安徒生童话里的小锡兵般有齐整划一的队伍,却完全不符——参差不齐的开本,代表着各个年代的面貌,画风截然不同的各个封面令人眼花缭乱。计算着她们共有多少期,一期一期该怎样排列得比较有序,可是无法计算出,因为她们之间的纽带许多次断裂,那是因为遇到战乱、运动和灾祸等等。可是每个断裂处是能相连的,前任编辑者和后任编辑者看得出是心心相印的,尽管相互可能从没见过面,或者根本就已演变成两个时代的人了。看到各年代各期的刊物们心灵是相通的,她们中间有许多动人的真实的故事,这里有牢牢维系的血脉。这里有昂扬的理想,有铭心刻骨的向往和憧憬。儿童文学已融进各个年代前辈以及我们这些后继者的血液。编着,编着,一次又一次消失或者称为消亡,但屡次消失屡次重现,从业者的坚持和追求,显而易见。

  邀请来封面展开幕式现场的圣野老公公是95周岁《小朋友》的同龄人,是近百年历史中多位承前启后的灵魂人物之一。他又是一个老顽童,在活动现场喜不自禁,忍不住还差点舞之蹈之,对儿童文学这份事业存有激荡澎湃的热爱之情。一本杂志的停顿、暂时的消失又有何妨?因为他们已经全身心地爱上这种可爱的儿童文学,爱得没法回头。这一群杰出的、敬爱的儿童文学家!同样95岁高龄的任溶溶先生、孙毅先生,一位每天笔耕不辍,时有新著问世;一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突然间为广大小读者奉献三卷本新作,凝聚着他们永远不会变老的心血。有形的生命是有期限的,无形的生命是能够永远闪耀光芒的。

  另一事是近日第30届沪港儿童文学年会举行,一行十余人的香港儿童文学界朋友到访。堪称中国儿童文学重镇的上海,横向和纵向都有深厚的儿童文学积淀。与会者说起历经三十年的沧桑,虽不能与95周年的《小朋友》悠长历史相比,但亦令人无不动容。沪港双城各位敬爱的长辈们,足以令人长久铭记。香港方面缔造沪港年会的是著名儿童文学家何紫老师,他在已知生命之河即将干涸的最后十一个月里,做出了非凡的感人的成就,他与病魔抢时间,这期间竟有五六本儿童文学著作问世,每一种著作都是用他的生命凝成。沪港年会上海方面初期一同策划的父亲任大霖,也有这么一段伤感的病房历程,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口述生命中的最后几篇小童话时,起先与当时病房里的气氛似乎不相符,一边的病床上是一位爱唱京剧的哲学系老教授,另一边的病床上是不停地爬起睡下的公司老总,因为缺乏相关语境,讲述和记录得很有些尴尬,但讲着记着,爱唱京剧的老教授和不停地爬起睡下的老总都安安静静地听入神了。

  真的很欢迎您去三山会馆观赏《小朋友》封面展,仔细地看一看一幅又一幅珍贵的封面,看一看中国近百年的儿童文学发展,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小朋友》,其实是为了面对整个儿童文学,曲曲折折的,不断消失甚至是消亡了的,又不断生长起来!

  我们的儿童文学,我们的童心和真诚呵!只要爱的源泉源源不断,虽有枯萎,但儿童文学的生命之树会一直常青不老。

  让爱和热情连接所有的儿童文学界同仁,我们会保持着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对儿童文学坚定的追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金光灿烂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愚园路遛狗的女孩 (水彩)
时有枯萎的常青树
忆吴劳
我是战时交通员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时有枯萎的常青树 2017-12-06 2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