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浦东新区全区中小河道年底基本消除黑臭~~~
浦东新区全区中小河道年底基本消除黑臭~~~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新区全区中小河道年底基本消除黑臭
河道整治“反对派”成了“力挺派”
宋宁华
整治后的北咸塘浜清澈见底,成了居民们的休闲好去处 本版摄影 宋宁华
高行镇城运中心,可以24小时监控河道情况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浦东新区河道的数量和长度都居全市各区之首,这场“攻坚战”打得尤其艰巨。今天,记者从浦东新区中小河道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12月10日,浦东新区河道整治工程进度已达近97%,到今年年底,全区中小河道将基本消除黑臭。

  53岁的张文彦家住浦东新区张江镇华益路,原本是中小河道整治的“反对派”。因为今年的河道整治等,拆掉了他家近3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一个月至少损失数千元房租。但昨天,记者在创新河边看到他时,只见他正身穿“蓝马甲”,戴着蓝帽子,带领居民们在河道旁巡查,变身河道整治的“力挺派”。

  今年,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是本市“持续加大补短板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让老百姓拥有“水清岸美”生活环境的重点民生工程。

  一河一策

  河道有了“个人档案”

  在浦东新区,纳入市考的河道就有555条,其中不少是多年累积下来的“问题河道”。灵山路中小河道指挥部办公室里,专门腾出了一间房间摆放河道们的“个人档案”。

  原来,从去年年末,浦东新区全面启动中小河道整治以来,和河道过去主要按照区域划分不同,经过现场勘查、摸底、航拍等,每条河道都有了自己的个人档案。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实行“一河一策”“一街镇一策”,坚决要啃下“硬骨头”。

  在厚厚的档案夹里,每条河道的“前世今生”都记录得一清二楚。其中包括河道原来的照片、整治的方案、施工图纸等都登记在册。河道整治还请来第三方,全程跟踪调查老百姓的满意度。

  翻阅惠南镇徐庙小河的“个人档案”就会发现,这里曾经是违法建筑“群生”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沿河搭起了违法建筑,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里。整治刚开始时,调查结果显示,老百姓的满意度几乎为0;整治初期满意率也不高,因为动到了许多人的“奶酪”。但最近整治结束后,老百姓看到了河道环境的巨大变化,纷纷转变了心态,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老百姓满意度高达91%。

  监控云台

  “水雷”探员实时汇报

  在浦东新区高行镇北咸塘浜,岸边杨柳依依,三三两两的居民们或垂钓、或结伴散步,初冬的太阳暖暖地照在人们惬意的面孔上。

  75岁的本地居民刘银妹正和“姐妹”们相约一起在河边散步。“过去我们叫这条河‘八宝粥’,而且是过期变质发黑的‘八宝粥’,因为河水墨墨黑,臭气熏天。尤其到了夏天蚊虫满天飞,根本不敢走近。”

  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刘银妹回忆,小时候这条河很清澈,孩子们喜欢到这里游泳,大人们则在河边钓鱼。但从近20年前开始,沿河的居民、企业搭出的“棚子”等越来越多,什么都往河里倒,河就慢慢成了惨不忍睹的“八宝粥”。如今,经过整治,小河终于恢复到小时候的样子,重新成为刘银妹和“姐妹”们相聚的好地方。记者看到,近2米深的河水如今几乎清澈见底。

  高行镇镇长王斌介绍,北咸塘浜是一条国考河道,是此次河道整治的重点,但它的污染源却不在小河里,“根子”来自于和它一脉相通的中虬江。“源头不治,再治也白搭。”

  为此,高行镇把河道整治和“五违整治”、城中村等结合起来,拔掉了河边的众多“污染源”。如何防止人为的污染卷土重来?对此,除了岸上志愿者等定期巡逻外,有关部门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重点区域的水中“安插”了一种能检测出水质情况的“水雷”,24小时监控水环境,在手机APP上查询实时数据;在河岸边安装监控云台“探头”,接入镇城运中心网格化系统。

  高行镇城运中心的大屏幕上分别显示着不同区域河道的实时状况,一有异常情况,有关部门马上派出人员快速处置,防患于未然。

  合力治水

  “民间河长”走马上任

  此次上海河道整治动了真格,绝不只是整治出几百条“样板段”,而是要求真正实现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全覆盖,不让任何一条黑臭河道“漏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河长制,是本市此次河道整治中亮出的“高招”。

  因为河道整治,很容易“回潮”,所以必须找准症结,在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发挥社会共治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河道整治长治久清。记者看到,在河岸的显要位置都设立了“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

  除了这些举措外,张江镇在河长制实施过程中,还独树一帜地创造出“政府河长+民间河长”双河长制,一起开展日常巡河检查等工作。此外,镇人大、妇联、团委等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治河护河。

  53岁的张文彦是张江镇101名“民间河长”之一。他说,自己家住华益路,旁边就是创新河。原本他对中小河道整治非常反对,因为河道整治拆掉了他家近3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一个月至少损失数千元房租。但是,随着河道整治工程的完成,他发现河边的违法建筑拆除后,不但河水变清了,而且河岸边新建了护岸围墙,西侧一片3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变身为休闲绿地广场,里面有绿地、孩子嬉戏的沙坑、休闲亭等,小区档次也提高了。

  “生活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了。”张文彦听说招聘“民间河长”,马上主动报名,每天都和邻居们一起巡河,看到河面有垃圾等情况马上上报,“河水整治好不容易,需要大家一起维护!”

  长效管理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能解决河道一时之臭,如果不完善管理机制,河道仍有可能出现污染回潮等问题。”浦东新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指挥部副主任陈会润表示,河道整治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民生工程。在今年整治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将通过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方式,共同做好河道整治的长效管理。

  到今年年底,浦东新区交出了一份老百姓满意的“成绩单”:全区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推进过程中实施河道水质动态监测;到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实现城乡中小河道“清障、拆违、截污、面洁、岸绿、疏浚、水达标”的总目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河道整治“反对派”成了“力挺派”
河道治理的各种“神器”
新民晚报要闻A04河道整治“反对派”成了“力挺派” 2017-12-12 2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