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的翻译工作不通过电脑,始终是用笔直接写在稿纸上的,《刺杀骑士团长》的书名首先就如同一个悬念,林少华稍稍地剧透了一下:《刺杀骑士团长》是一幅画的名字,主人公偶然爬上阁楼发现了这幅画,情节由此展开。画家的弟弟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村上在书中写的是“南京入城”,日军一路烧杀抢掠;对译者林少华冲击很大的有一段描写,日本兵把杀死的中国人推到长江里,他们叫扬子江;因为吃了太多人的尸体,河里的鲶鱼长得“就像小马骡子一样大”。战后,回到日本,因为不堪良心的折磨,画家的弟弟后来自杀了,村上借人物之口说“通过自杀来恢复人性”。村上还写到了德国纳粹,画家本人曾经在欧洲留学,他当时的情人是一个奥地利姑娘,因为参与反纳粹的地下活动,而被逮捕,受尽折磨后被处死。画家本人则因为是日本人,考虑到“杀掉不合适”,被遣送回了日本。这些都是作为“杀死骑士团长”这幅画的历史背景而展开的。
“一切都那么熟悉。孤独的男人,离去的妻子,奇妙的少女,绘画之谜,历史,现实,异境。就行文来说,《刺杀骑士团长》同《海边的卡夫卡》尤其相似。”林少华说,另外,“我在翻译的时候会听音乐,但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琴。”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