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15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市民对哪些最为熟悉?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对3374份样本的调查显示,市民知晓比例最高的分别为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劳动法,知晓比例均高于60%。而物权法和上海市旅游条例知晓度垫底,均在30%以下。
调查发现,虽然知晓率尚可,但在表示知道的人群中,对法律法规“熟悉”的仅占19.1%,“听说过,不知道主要内容”的有近四成,表示市民对法律法规的细则并未很好地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纠纷或问题时,只有不到三成的受访者会选择以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益。当被问及最急需完善的方面时,“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产品质量问题的监管”排名前三。此外,40.2%的受访者认为“严格执法”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最有效措施。
对于宣传采用的方式,不同年龄层的人需求不同,60岁以上人群更希望采用“普法活动”形式,25-44岁则更希望采用“典型案例/实际运用的演示”。
因此,调查认为,相关部门应采取多样形式,有效加强法律法规具体内容宣传教育,以改变市民对法律法规“只闻其名,不知内容”的现状。针对受访者认为亟需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政府部门应关心百姓所需,加快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