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撞钟”“撒糖”倒计时 听着波尔卡过新年~~~
     
2018年01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撞钟”“撒糖”倒计时 听着波尔卡过新年
娱乐 欢乐 迎新快乐
朱渊 赵玥 吴旭颖
■马头琴、呼麦与乐队表演《牧歌》
■小提琴家埃琳娜·杰尼索娃在演奏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
■曼弗雷德·霍内克在激情指挥
■奥地利指挥家阿列克谢·科尔尼扬科敲响2018新年钟声 本版摄影记者 郭新洋
  悠扬婉转的旋律传颂着对光阴的礼赞,美妙动听的音符寄托着对未来的祝愿。辞旧迎新之际,八台风格各异、别具特色的新年音乐会于前晚和昨晚在申城各大舞台如绚丽烟火般竞相争艳。

  无论是指挥大师弗朗兹·威尔瑟·莫斯特在上海大剧院带来的选曲不走寻常路的“维也纳之夜”、还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指挥家曼弗雷德·霍内克“导演”的别出心裁的“维也纳的荣光”,抑或是东方艺术中心陪伴观众倒计时敲钟祈福、上海音乐厅“老规矩”中绽放新色彩的跨年倒数,乃至上海民族乐团和暖又喜庆的“火红中国年”,都让爱乐人得以在音乐的力量中翻开2018年的崭新篇章。

  音乐会 鼓掌都带风

  听说指挥大师弗朗兹·威尔瑟·莫斯特能受邀执棒上海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就连李严欢这样阅人无数、处变不惊的乐评家都忍不住在内心小雀跃了下。而更让这些“挑剔的耳朵”惊喜的是,指挥家此次带来的首场“维也纳之夜”,在选曲上很是不拘一格。

  无论是舒伯特的《D大调第三交响曲》,还是歌剧《帕茨曼骑士》中的“查尔达斯舞曲”,这些在过往新年音乐会中鲜有耳闻的曲目,让不少资深乐迷惊喜。而即便是《骑兵进行曲》等标配曲目,也因威尔瑟·莫斯特独特的艺术品位和精湛独到的演绎,让听似平铺直叙的乐曲仍强烈散发着维也纳的纯正韵味和贵族化气息。

  当然,最让观众感到值回票价还是“维也纳之夜”当晚的安可桥段。在持续热烈的掌声鼓动下,素来优雅内敛的威尔瑟·莫斯特也难掩激动,他频频向观众致意并接连返场奏响《雷电波尔卡》《蓝色多瑙河》及《拉德斯基进行曲》。最后,他更是侧身兼顾台上台下,指挥观众以掌声融入乐队演奏,全场合力完成节奏欢快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有乐迷笑说:“今生能被大师指挥一次,手拍肿都在所不惜。”

  红雨伞

  平添戏剧性

  同样“就是要玩出新意”的曼弗雷德·霍内克,这次在上交音乐厅呈现的新年音乐会,也绝对不是常规套路。极富观察力的霍内克第一天步入上交音乐厅,就被放在一角闲置的红色雨伞所吸引,“我当时就觉得,如果能把它们带入《雷电波尔卡》肯定既喜庆又应景。”

  事实上,看似严肃实则童心未泯的霍内克居然是个戏剧环境营造的高手。昨晚的演出,《狩猎快速波尔卡》的高潮处“砰砰”的枪声、《在克拉普芬森林波尔卡》中的鸟语,还有备受期待的《雷电波尔卡》在音乐情境中如花朵般绽放的红雨伞,都让整台音乐会平添许多戏剧性。而新年的愉悦氛围也在这些巧心思的“小动作”中晕染开来。

  当然,戏剧爱好者霍内克的音乐会也不能缺了女主角。特邀前来助阵的旅欧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出场虽不足5分钟,却艳惊四座。一曲选自《朱迪塔》的“我的红唇那火热的吻”唱得人心驰荡漾。而她鬓边斜插一朵红玫瑰、一袭黑色镶刺绣露背鱼尾礼服的造型,及手拿玫瑰游走在乐队之间,与乐手“调情”的入戏表演,也将观众快速带入剧情,似乎并不只是在听音乐会,而是置身于轻歌剧《朱迪塔》的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的这场音乐会首度尝试数字音乐厅直播。当晚,五个高清摄像机从各角度全方位记录了音乐会。而乐迷只需登录对应网址,即可观看演出,还能自行选择视角,充当导演切换镜头。

  音乐厅

  迎新倒计时

  昨晚,在“老地方”上海音乐厅,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连续第14年为观众献上新年大礼。连开两场的纯正圆舞曲之声,就连加座也被乐迷们尽数抢完。晚上10点30分,爱德华·施特劳斯《火车开路快速波尔卡》的一声哨响,揭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今年执棒的莱内尔·鲁斯是历史上第一位被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邀请的德国指挥家。传统礼服、施特劳斯家族曲目、固定压轴的《蓝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的“老规矩”在他的手中绽放出新色彩。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农民波尔卡》中,几位号手出其不意起立合唱,最右边的低音提琴手更是趁机“搅局”,莱内尔举起指挥棒对他一顿批评,低音提琴手竟抱着全场最巨大的乐器跌跌撞撞就要离开舞台,这一“小剧场”逗得台下观众集体捧腹。两位芭蕾舞者在保留曲目《蓝色多瑙河》伴奏下翩翩起舞,座位上的乐迷们正陶醉在熟悉旋律与明快鼓点中,莱内尔却首先按捺不住,突然跳下指挥台,牵起女高音的手也舞上了一曲。

  迈入2018年的0点时分,来自“音乐之都”的演奏家们用现学的中文大喊“新年快乐”并撒糖庆祝,音乐厅内气氛燃上顶点。

  中国年

  民乐喜迎新

  前晚,一场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火红中国年”2018新年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抢先与观众们见面,舞台背景上醒目的“火红中国年”5个大字,以大红色的剪纸风格为观众营造了洋溢的喜庆氛围。作为上海民族乐团的岁末压轴演出,“火红中国年”系列新年音乐会已经陪伴上海观众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并发展成为乐团的经典品牌,“过中国新年,听民族音乐,品中华文化”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昔日清新淡雅的演奏家们全都换上了喜庆的节日礼服,以一曲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开场,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明快,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特邀京剧琴师陈平一、京剧演员田慧与乐队联合演绎了取材于京剧传统曲牌的《夜深沉》,苍劲顿挫、充满张力,为观众带来迥然不同的审美体验。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亦是本场演出的亮点之一。改编自蒙古长调的作品《牧歌》,在特邀演奏家苏尔格的马头琴演奏中融入极具民族特色的呼麦演唱,展现了蒙古民族悠扬舒展、自由奔放的音乐性格。大家耳熟能详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先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歌,在新年音乐会的现场被改编成二胡和大提琴合奏的版本,交织出一幅和谐的西域音画。

  莫扎特

  撞响幸福钟

  今年,在东艺与观众一起度过跨年夜的是来自莫扎特的故乡——“音乐之城”萨尔茨堡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爱乐乐团。东方艺术中心2018新年音乐会的演奏曲目以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为主,辅以致敬莫扎特的《小夜曲》,还专为中国观众演奏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配歌《万泉河水清又清》。

  特邀小提琴家埃琳娜·杰尼索娃一袭红裙亮相,独奏了充满吉普赛风情的《流浪者之歌》和展现匈牙利民俗生活的《查尔达什舞曲》。电影迷们也在下半场聆听到了电影《加勒比海盗》中激昂的配乐《他是个海盗》和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永恒经典《我心永恒》,似曾相识却又不尽相同的旋律,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新鲜感。

  23:58分,《我心永恒》的演奏到达尾声,电子屏幕跳动出跨年的倒计时,工作人员将寓意着吉祥和幸福的钟推上舞台中央。0:00整,音乐演奏完毕,指挥阿列克谢·科尔尼杨科准时敲响新年的钟声,两侧的礼炮适时绽开,五颜六色的荧光丝带从空中徐徐落下,萨尔茨堡爱乐乐团的全体演奏家用中文向大家齐贺“新年快乐!”,顿时掌声雷动。随即响起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观众随着指挥的动作整齐而又疯狂地拍手,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今年东艺的新年音乐会分为19:30的迎新专场和22:00的跨年专场,为了解决观众观演结束后打车难的问题,主办方用广播提醒跨年专场的观众,可以凭演出票登记兑换开往大柏树、徐家汇、静安寺、四川北路方向的免费专线巴士车票,现场响起一片赞许的掌声。虽然演出结束已经0点开外,但敞开大门守候乘客的专线巴士却向着新的一年,将满载的观众送上温暖的归途。

  本报记者 朱渊

  见习记者 赵玥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科创上海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娱乐 欢乐 迎新快乐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5娱乐 欢乐 迎新快乐 2018-01-01 2 2018年01月01日 星期一